如果能将野战火炮减重到五六百斤,郭大靖就准备把步兵协所配属的佛朗机和红夷大炮相应地缩减。
在遵化战役中,郭大靖已经发现,只要能够摧毁建奴的楯车,凭借全火枪的步兵火力,佛朗机发射的霰…弹已经不是那么重要。
何况,野战火炮也能打出霰…弹,除了射速慢以外,威力和射程还要强过佛朗机炮。
综合的分析权衡之下,郭大靖才决定生产制造野战火炮,作为步兵的支援火力,而逐渐淘汰佛朗机炮,以及笨重的红夷大炮。
多尔纳罗明白了郭大靖的意思,就是欺负建奴没有火炮,或是火炮极少,己方制造的火炮不必考虑太多,而是有所倾斜。
要知道,火炮的炮管越长,其发射膛压越大,初速也就越大,和随之而来的就是火炮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
相反,倍径比较短,初速就低,射程也比较短,重量也轻,轻到甚至可以人扛马驮。
而且,倍径比越大,火炮发射的后坐力也越大。在当时技术水平下,没有什么液压减震,抵消后坐力的重要手段正是火炮的重量。
只要明确了所需火炮的特点和性能,制造起来就几乎没有什么难度。不比钢铁的冶炼,青铜铸造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
“郭大人。”多尔纳罗陪着郭大靖继续视察,犹豫了半晌,开口说道:“我可能要离要这里,返回家乡了。”
郭大靖愣了一下,转头看着多尔纳罗,说道:“已经决定了?”
多尔纳罗用力点了点头,但随即又补充道:“但我会在制造出大人满意的火炮后,再离开。”
郭大靖轻轻点头,说道:“两年多了,和多尔纳罗先生相处得甚是融洽。你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东江军的贡献,郭某十分钦佩,更是非常感谢。”
对于葡人的职业操守,郭大靖还是很赞赏的。
在制造枪炮上,尽管有勤劳,且不乏聪明才智的工匠,但在理论上的欠缺,还是必须由葡人来弥补。
什么抛物线原理,什么发射的初速度,什么倍径比,对于没学过物理化学的工匠们来说,只能是死记硬背地机械记忆,更多的还是靠经验主义。
从娃娃抓起是来不及了,尽管在慈幼院的孩子们将在文化水平达到要求后,开始系统地学习物理化学地理方面的知识,可这至少要五六年的时间。
最快能见效的办法,便是招揽读书人,直接学习新科目,也就是科学知识。
郭大靖是这样做的,但目前在工坊的知识分子,不仅人数少,且并不如何安心地学习研究。
毕竟,西夷的奇技淫巧,国人口中的手艺,都是下等人才做的。
读书人嘛,要么科举当官,要么就是从事不掉身份的工作。比如教书先生,比如政务官员……
不从思想上做根本的改变,没有对科学的热爱和钻研,总归是拔苗助长,不是长久之计。
同样的,还有炮兵的训练。
虽然葡人教出来的都合格,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炮兵们都是拿着固定数据编订的小本本,来操作和调整火炮。
“郭大人对在下也十分照顾,在生活方面令人满意。”多尔纳罗笑了笑,说道:“从壕镜招募枪炮技师,甚至是炮兵教练,并不困难。”
郭大靖沉吟着,没有马上回答。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人,在思索是否能从朝廷那里要过来。
孙元化,晚明最有名的科学家,却被官途所累,丢掉了性命,着实令人嗟叹不已。
此时的孙元化应该在辽西,袁崇焕的倒台,可能会牵连到他。如果趁其落难的时候招揽,应该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只是,不知道孙元化是否愿意放弃仕途,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做引进西学、追赶世界潮流的学者,或者称为技术型官员。
说实话,郭大靖认为孙元化并不适合官场。特别是晚明乱世,孙元化的情商显然是硬伤。
多尔纳罗将要离开,郭大靖也不着急马上就再聘葡人技师。
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已经基本定型,不管是经验主义,还是照葫芦画瓢,一些骨干工匠已经能够完成目前的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