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辽灭虏自然是郭大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但建设一个心目中的,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更加接近后世的和谐社会,也从来没有停顿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政策的推出落实,辽南三州越来越呈现出与大明治下地区不同的差异。
最为明显的,便是对于军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在经济上的实惠。
以杨大满为例,作为小军官,每月还是一斛米,饷银却已经二两一。在军队上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偶尔出去吃顿洒也花不了多少钱。
所以,他的饷粮足够养家糊口,就象现在的三口人,不用劳作的话,也还会有一些富裕。
当然,杨氏和儿子不会躺平在家里,没有那个观念。他们会力所能及地劳作,让生活更好一些。
“如果官府有剩余的公房,咱们就搬过去住,这里太狭窄了。”夜已经很深,可躺在炕上的杨大满夫妇还没有睡意,在娓娓地说着话。
杨氏是没想到丈夫已经是军官,还享有这样的待遇。其实,她觉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很满足了。
在建虏统治区的时候,住的房子比这还要破旧。可杨大满在辽南好几年,眼界的标准也确实提高了。
“全依你。”杨氏偎在丈夫身边,感觉得前所未有的安心舒惬,“真没想到,这边对当兵的这么好。”
杨大满握着妻子瘦得很骨感的手,既心疼又有庆幸,好好将养,会好的,都会好的。
“在东江镇,当兵的地位很高,全家都能跟着沾光。”杨大满缓缓说道:“我的饷粮足够你们娘俩吃喝,就不用辛苦,将养一年半载的。看你和小河,都那么瘦。”
杨氏嗯了一声,说道:“吃了一个多月的饱饭,身上有了些力气。到明年就更没事了,种上十亩地可以的。”
杨大满也没再多说,到明年看身体情况再说。他知道妻子是个能干的,想让她享清闲,不太容易。
“小河要去读书,年纪大点也没关系。”杨大满说着自己的安排,“夜校的话,你也可以去听,多认几个字总没错的。就象寻人榜,要不是在军队里读书识字,连你的名字都认不出来。”
杨氏突然有些后怕,丈夫要是不识字,看不懂寻人榜,全家岂能团聚,还是这么快?
“军属会给安排些轻闲的工作,不用种地那么辛苦。”杨大满解释道:“但至少要识字会算数,比如在供销站卖卖货。”
杨氏点了点头,可惜自己是个睁眼瞎,颇觉得羞愧,有些对不起丈夫给创造的好条件。
“睡吧!”杨大满见妻子没吭声,以为她困倦,便温言说道:“明天我去镇上,把一些事情办好。”
“等到大集再去吧,也不差这几天。精华\书阁首发更新~~”杨氏关切地说道:“在家歇上一两天,在军队里也不轻松。”
杨大满也没有执拗,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下来。
屋内安静下来,久别重逢的夫妻二人拉着手,感受着彼此的温度,慢慢进入了梦乡。
让军人没有后顾之忧,这是郭大靖最重要的考虑。当然,毛文龙、陈继盛等人也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只是以前的条件不允许罢了。
战力的提升,是综合的,将士们的心理,决定了作战意志的强弱。而家人的生活和安危,无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人当兵,全家无忧。而且,是十几年、几十年的持续时间,不管你是活着,还是牺牲。
当了解到东江军的优待政策后,新来的移民,有条件的话,为了养家糊口的首选,便是当兵从军。
如果移民数量能够保持稳定的输入,扩充军队差不多都不用当地百姓。尽管当地百姓也对参军十分热衷,但名额还是偏向于移民。
而且,当兵的优待和惩罚也是并存的。英勇作战立功者,还有进一步的优待政策;反之,。(本章未完!)
第四百四十四章 蒙古八旗新建
则有惩罚的措施。
这样一来,顾及到家人和亲朋的利益,免得他们遭到歧视,将士们就有了更充分的战斗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