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看好,就是大概率是赝品的意思。

专家都说不行了,在座的当然不会买这个账,说了几声“可惜”,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内行人交流会。

俞董看完了整个拍卖会,趁机买了两个花瓶,心情颇好,见岑诀从头到尾划水,不由得道:

“你这小子明明懂点东西,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拍卖会结束了,其他人有了兴头,听闻这话,不由得好奇地问原因。

俞董讲了岑诀给他收拾老旧藏品的事。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买的东西了,这小子一个个给我收拾好,摆在柜子上。”

“那些个假的东西都放的高,唯独一件他没动,妥善地给我放在地上。”

其他人好奇了:“怎么了,难道还真是真品不成?”

俞董说:“不是真品,但也差不离。”

“什么意思?”

“那件黄花梨的盒子,里面装的鎏金佛是仿的,但是那盒子,还真是个好物件儿。”

见其他人瞪着眼,俞董笑着说:“明清时候的,卖的人不懂,把真货拿来装假货!”

好家伙。

明清时期的盒子,价值加起来恐怕比一屋子假货的价值还高。

这小岑不但眼光好,还没有趁着收拾东西时混乱生出别的心思来,这人品,的确一流。

先前老俞身边忽然冒出个秘书来,他们心里觉得还有些别的想法,听到这里,就彻底懂了。

谁不想身边有个懂事、业务能力一流,还能陪着淘换古董的秘书呢?

简直想挖墙脚!

就在各位总们想方设法找机会与岑诀套套瓷时,那位请来的专家去完洗手间,折返回包厢。

这位专家姓林,虽然是请来的顾问,但颇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环境,见老板们说着话,他也懒得往前凑,而是在一边寻了个椅子坐下。

椅子前的桌上,竟然还摆着一幅写了几个字的纸,纸上的墨迹都还没干透。

也不知道是包厢里的谁无事写的,林教授无聊着,加上职业病发作,只要是个字,就忍不住凑上去看。

结果不看倒好,一看,惊着了。

写的真好啊。

模仿的是《伯远帖》,字体里有着王氏一脉所拥有的潇洒飘逸。虽然在字体上或许未必一模一样,但是那股气质,却是模仿得淋漓尽致。

一眼瞧去觉得难得,仔细再看,林教授竟又品出了另外一番滋味。

飘逸自然是真,但在这魏晋风流下面,似乎还掩盖着一股遒劲的骨力。

林教授忍不住一个字一个字看去,在看到起笔和收笔时,目光不由的凝滞了一下。

这是……王羲之在《兰亭序》中的写法。

但,又有一些别的意味在。

《兰亭序》下落不明,流传下来的摹本中,数唐朝的几位最好,虽然每个版本都无法百分百还原作的精神,但这种再创造,也是书法发展的动力。

桌上这个,倒是像初唐诸遂良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