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先去瞧瞧。”
招工报名处设在离庆王府不远的一处巷子里,由逢春和采夏负责。
两个姑娘如今正头疼着。
“求求姑娘了,我儿只有三个月不到就满十六岁,他会做活的,你们发发慈悲,就收了他吧!”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身穿打着补丁的素色衣裙,面黄肌肉,一脸哀切地跪在地上请求。
她身边还跪着一个小少年,瘦竹竿似的,神情麻木。
逢春闻言心软,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采夏也心软,但有规定在,她只能狠下心道:“少三个月也不行。”
这是殿下吩咐的事,不能随随便便就同意。
妇人哭得更伤心了。
她丈夫得病卧床不起,为了买药,她起早贪黑做活赚钱,儿子原本跟着木匠当学徒,没有工钱,甚至还得孝敬师傅,单凭她浆洗衣物的钱,实在没办法支撑整个家。
不是没想过去找苦力活,但别人见她儿子长得瘦弱,根本不收,就算收,工钱也非常少。
得知庆王府招收工匠建造坊院,一天能得六十文,她毫不犹豫就带着儿子来了,谁料她儿子的年龄不够格。
这年头,谁家招工还看年纪的啊!
妇人实在没法子,只能跪地请求。
“姑娘,您能不能通融通融?”
旁边也有人不忍心,附和道:“就是,不就差了三个月嘛,你家主人也不会在意。”
“姑娘就收了吧,看样子也是能吃苦的,不亏。”
“我家那个十岁就出来做工了,这都快十六了,怎么不收呢?”
众人议论纷纷,采夏沉默片刻,最终退步道:“我得先请示殿下,你们明日再来吧。”
母子俩连忙感恩离开。
采夏松了口气,正要收摊回府,几个彪形壮汉大步前来,为首的声音洪亮道:“这里招工?俺几个想试试。”
采夏见他们体格壮硕,心中甚是满意,面上却冷淡问:“你们会匠工活计吗?”
“当然会!”
“行,先登记一下,后日城门口集合。”
瘦脸汉子问:“为什么城门集合?不是庆王府建造坊院吗?”
逢春解释道:“是去田庄。”
几人:“……”
“头儿,那还去吗?”一人悄声问。
为首的想了想,“去!”
反正如今没法轻易进庆王府,不如先去田庄探探虚实。说不定他们家二公子就被打发到田庄去了呢。
当天傍晚,楼喻收到采夏的传信,不由低叹一声。
冯二笔关切问:“殿下何事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