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喻这几年励精图治,从未沾过女色,因大业未成,众人只当他无心此事。
而今当上皇帝,业立了,可不就要成家了嘛。
其余大臣纷纷附和。
范玉笙道:“眼下后位空悬,京中不少世家贵女均品貌端方,不如……”
“范相年岁几何?”霍延忽然打断他,沉声问。
杨广怀默默退后一步,以免被误伤。
范玉笙虽被打断,却不见恼意,回道:“范某今年二十有二,定国公为何有此一问?”
“范相可曾婚配?”霍延反问。
范玉笙道:“自然不曾。不过范某婚配与否对江山社稷并无影响,陛下有无子嗣却事关国祚。”
霍延一时竟无从反驳。
他知道范玉笙所言句句在理,也知道楼喻现在肯定非常为难。
身为臣子,他没有反驳的理由。
楼喻温声道:“新朝初定,朕尚且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不过说到这个,朕倒是想起来,宫中还有先帝的后妃,她们该如何安置?”
这话题转得巧妙。
杨广怀立刻接话道:“陛下,微臣以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怀帝亦仁慈宽厚,宫中后妃皆年纪轻轻,不如遣散出宫,各自归家,让她们重新生活。”
这些宫妃都不曾有孕,正值芳龄,在宫中孤独凋零,还不如放她们出宫另谋出路。
郎平眉头轻蹙道:“可这不合礼法啊。”
先帝的嫔妃怎能回到民间?
范玉笙内心虽不赞同,但并未开口,只是看了一眼杨广怀,大致明白他为何这么说。
陛下尚在庆州时,便废除休妻制,其中深意,大家不可能不明白。
不仅庆州纺织厂有数千女工,其余州府也不断建造新的官营纺织厂,借鉴庆州水力大纺车的技术,招收不少女工。
除却纺织厂,其余工厂或行业渐渐也有女工的身影出现。
以庆州为首,八州女子的地位不断拔高。
女子地位提高,那么这些后妃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不是陪葬就是去庵堂清修。
至少,眼前这位陛下不会同意这等处置方式。
杨广怀语重心长道:“郞尚书,不要这么狭隘嘛,陛下登基大典时宣读的诏书你忘了?”
“什么?”
“大赦天下呀。”杨广怀笑眯眯道,“牢里的徒刑罪犯都能放出去,这些无辜的宫妃却不能,哪有这个道理?”
郎平:“……”
好像……有点道理哈。
他便默认了此事,又换了个话题:“陛下,新朝初建,是否需要加开恩科,选拔官吏,从而填补朝中空缺?”
楼喻对这事挺感兴趣,颔首道:“科举事关社稷,之后朕会拟一份草案,你照办便是。恩科便定在秋收后罢。”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