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让城里人给抢光了,城里人眼光刁,不是好东西,他们都稀罕要的。
这个同村人刚打听完沈大姑他们去干什么,听说他们身上这些都是沈春兰(沈大姑)她侄儿给买的,根本不敢相信!
她侄儿不问她要新衣服就不错了,咋可能有给出嫁姑姑买新衣服的。
这么多人呢,打眼一看,身上都穿的崭新,全是新衣服!那侄儿也太大方了,不是沈家精穷,穷的就剩一群光棍小伙子了吗?哪来这么阔气的侄儿。
沈鱼以后总归要回来探亲的,他现在这么出息,没什么不能说的。
沈大姑就把这一趟的经历大致说了一下,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她心里有数。
听得这个同村人目瞪口呆,沈春兰有个哥哥去了个知青媳妇儿,后来媳妇儿跑了,还把娃给带走了,这事她隐约知道一点儿。
毕竟乡下传的最快的,就是这种八卦。
哪晓得那个娃竟然有这么大出息,沈春兰可说了,都是那孩子自己奔出来的前程,娃脑子聪明念书好,考学校第一名呢,那可是城里的好学校!
书读的好,还这么能赚钱,要不是亲眼看见沈家人穿一身新,她都不敢信沈春兰这些话。
不管她信不信,很快车子到镇上了。
从这回家近,直接走回去就成,沈老爷子打发大女儿回家去,免得一会儿还得再绕回来。
于是出了镇子,沈大姑就跟沈家其他人分道扬镳了,沈二姑家还在上坎子村后面一个村,要翻半个山,叫下坎子村。
不知道是因为偏,还是名字没取好,一直比上坎子村穷,曹家还算下坎子村的富裕人家。
沈家一行人回了村里,远远的,还没进村,村口大树下纳凉的老头老太们,就见着一串人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