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有多方面原因。

不缺钱是最基本的,唯二两个股东都不是耽于享乐的性格,赚回来的利润都能用来投资,资金非常充沛。

有沈桥的路子在,不管买什么机器都特别方便,钱到位,机器最快的速度运来。

最新款的车床,说买就买。

他们还有一套成熟的培养工人的流程,不会因为本地劳动力不足难招人限制工厂发展。

男工陈泽海联系大裁军被裁掉的退伍军人,女工他们都直接从农村招人,穷乡僻壤的地方,有的是愿意出来做工养家的。

甚至还专门开了个培训班,前一批工人刚刚到岗,后一批新招来的立刻就送去培训了。

因为垫付路费分期用工资抵扣,都签了半年以上的合同,如果违约要赔钱,别的厂想来挖人都不行,代价太大了。

过了六个月,这些成熟工人被挖走了,那也不要紧,培训班还在源源不断地培训新工人出来。

陈泽海都跟沈鱼商量着,是不是专门开个培训班,招人培训各种工厂实用技能,然后推荐给别的厂,可以挣培训费。

沈鱼:“……”这不就是技术学校吗?

当然,规模扩大了,产量也提高了,卖不出才是最大的问题。

但陈泽海一开始路子走对了,工厂销售部的员工,之前跑了不知道多少二三线城市,再小的订单,哪怕几件衣服都卖,硬生生把路子跑熟悉了。

但凡去一个城市,必打广告,本地报纸、留言板之类的,都要留足小广告。

开拓二三线城市市场是陈泽海提出来的,但打广告这个主意却是沈鱼提的,为此多付出了许多路费、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