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店评价倒是出乎沈鱼预料的好:香!推荐!值得一试!
看来肉类对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年轻人,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炸的肉,还是裹了面包糠鸡蛋液的炸肉。
沈鱼花了一天时间,把首都的十几间门店都跑了一遍。
首都的这些店总负责人是余婶子,也是最早跟着沈鱼开始干的元老,从他推着三轮车摆小摊起,到开第一家麻辣烫店。
余婶子是第一个管理人员,也是第一个店长。
从一个不识几个字的家庭妇女,到现在十几家店的负责人,余婶子的成长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独身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开拓市场,那段时间余婶子成长的尤其迅速。
而她也没有辜负沈鱼的期望,首都的这些店,都管得井井有条,生意兴隆。
第188章
余婶子家的闺女二凤也考上了首都的一所专科高校,她们一家的比沈鱼还早,参加完沈鱼的升学宴,余婶子夫妻就带着女儿小儿子一起来首都了。
就留了个大儿子大龙,还在兴城沈记的分店工作,现在也当上小管理了。
余婶子丈夫李大叔,已经不在砖瓦厂干了。
国家大搞基建,兴城有飞机场、新火车站、高速公路等等规划,大项目李大叔沾不上,他跟几个兄弟拉了个小工程队,捡些小项目,就够他们吃了。
余婶子人能干肯干,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兴城的时候,她就积极学习,后来来了首都,还专门去上了针对性的短期培训班。
这种培训班这会儿很少,学费不菲,也就首都这种大城市才能有,余婶子狠狠心,还是掏钱给自己报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