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晋皇贵妃来,德妃一事,朕要问个清楚。”
晋皇贵妃刚听完秦溯从御书房怒而回宫的消息,便接到了永乐帝的传召,心中有了数,接着跟着李公公去了御书房。
两三句闲话后,永乐帝看着晋皇贵妃,“爱妃,德妃之死,你跟朕说说是怎么回事?”
晋皇贵妃心中咯噔一下,知道是正事来了。
心中心思一转,晋皇贵妃如实跟永乐帝说了个清楚,任何细枝末节都说得明明白白,无分毫遗漏。
“德妃痛失爱子,一时失了智,不知从何处得来那绿矾油这种剧毒之物,她是明知自己可能杀不了长公主,也要毁了长公主啊,当时就在御花园中,宫中所见之人不在少数,后来长公主的亲卫出手误杀德妃,也实在是迫不得已,此事发生后,妾身知晓此事定然会是皇室丑闻,只得将此事压下来,请陛下明鉴。”
听着晋皇贵妃的话,永乐帝的手缓缓握紧,当真是和秦溯所言分毫不差。
“那沈家丫头现在如何了?”
晋皇贵妃叹息着微微摇头,“沈家小姐本就因为那场刺杀受了重伤,失踪又得了失魂症,刚找回来,再受这么大的刺激,当即便晕了过去,后被沈丞相夫妇接回了丞相府,寻了一僻静地方养病,连生人也见不得了,长公主都去探望不得。”
“寻儿这段时间受苦了。”
永乐帝看晋皇贵妃对答如流,心中彻底信了。
晋皇贵妃听永乐帝这样说,也不接话,只是低着头等着永乐帝下一句问话。
“爱妃也受累了。”
“分内之事,不敢言累,陛下舟车劳顿,还是早些歇息,妾身告退。”
晋皇贵妃毫不拖泥带水,在永乐帝应允后退了出去。
出了御书房,回了静安宫,晋皇贵妃坐在正位上,端着茶杯看着上面的浮沫,“传云美人今夜来静安宫,然后给正阳宫递个消息,一切妥当。”
坐在正阳宫中,难得能歇息的秦溯正泡在清池中,听着十二回报的消息,缓缓闭上了眼,“有劳晋皇贵妃了,本宫倒要看看,是谁在父皇面前嚼舌根子。”
十二出去给负责递信的人回话后,又回了秦溯身边,“殿下,我们当真什么都不管了?”
“不管,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歇歇吧,往后有得忙的。”
秦溯靠在水池边,目前一切都还在预料之中,剩下这些烂摊子,就交给父皇处理了,她倒要看看,能查出什么来。
手指轻轻敲着池沿,秦溯周围笼罩着一层雾气,谁也看不分明她的神情。
若说秦溯唯一预料之外的,那就是永乐帝对她的怀疑,想到这里,秦溯手缓缓握紧,或许父皇总有一天会发现,他捧在手心里的女儿,其实是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
十二看着秦溯的背影,敛下眸子,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秦溯说是闭宫禁足,那就真是给自己闭宫禁足了,不管是永乐帝亲自过来,还是派人送来金银珠宝,各种赏赐,甚至是被永乐帝派过来的晋皇贵妃和秦邈,一律统统都被拒之门外。
正阳宫的大门自从秦溯说禁足之后,再也没打开过。
“这该如何是好?”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永乐帝急得在御书房中扶额,看看那已经堆成山的折子,再看面前一堆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大臣,这些事情都是秦溯经手的,他哪知道?
“陛下,德妃和三皇子殿下的葬礼已经刻不容缓了。”
“陛下,去避暑山庄之事何时启程?”
“陛下,东海那边来消息了,靖国瘟疫大幅蔓延,控制不住了呀!”
“陛下,三皇子一案还有诸多疑点,还有先前长公主曾怀疑三皇子也是受人陷害的,这是……”
“陛下……”
一群人吵得永乐帝头都大了,“你们非要事事都问朕吗?”
众人面面相觑,对永乐帝这话一个个都愣住了。
“……我等不问陛下问谁?”
永乐帝干脆看向李公公,“长公主还不愿出门?”
“回陛下,确实如此。”
李公公也是面露为难,他现在一天都要往正阳宫跑八百趟,得到的回复全部都是长公主正在禁足中,无一例外。
“陛下,此事还需早作定夺啊,每耽误一天,都是不知多少的生灵涂炭。”
其中最要紧的就是东海之事,那大臣也是连声催促。
“长公主先前没有交代?”
永乐帝当真是烦得头疼,这些事情都是秦溯处理的,他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往常都是全靠大臣,现在大臣反过来问他,他能怎么说?
沈丞相站在旁边,之前一直未曾开口,现在才站出来,“陛下,之前长公主都已经安排妥当,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先前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还需再拿主意才是。”
“那依沈爱卿来说,该当如何?”
看着沈丞相总算是站出来了,永乐帝好像总算是看到点希望。
沈丞相看了一眼众位同僚,“陛下,先前陛下并不在京中,这些事都是长公主殿下处理,想来陛下并不了解前因后果,自然也是为难,不如将长公主请出来,问问长公主的想法如何?”
“现在的问题不就是长公主给自己禁足了,闭门不出吗?”
永乐帝觉得自己现在的声音多少有点咬牙切齿,他怎么感觉这个沈丞相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不如这样,让我等去请长公主,就算是为了大雍的百姓,想必长公主定然不能坐视不理。”
沈丞相似乎是再三思考后开口。
永乐帝也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得应下来,“若是此法有用,那便试上一试。”
众臣联名写了一封请愿信,递到了正阳宫,沈丞相站在第一个,众臣依次而站,等着秦溯的回复。
看着沈丞相手写的信,秦溯一身素白,头上仅三支素簪,轻轻颔首,“时候到了。”
正阳宫的大门再次打开,门里的秦溯看了一眼站在最前方的沈丞相,两人不着痕迹地换了一个眼神。
在御书房中着急等待的永乐帝听见正阳宫的大门开了,顿时松了口气,让李公公赶紧带上之前那些个赏赐,往正阳宫而去。
并未另选地方,就在正阳宫门口,秦溯让人搬来书案,坐在正阳宫门里,将递上来的折子依次批改,又将该交代的,当场交代下去。
等永乐帝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副场面,活像是难民营中的施粥棚,只不过各位大人不是难民,手中拿着的折子也不是粥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