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的牵扯实在太大,涉事之人身份又敏感,谁都不敢轻易做决定,听时砚这么说,众人总算有了主心骨。
时砚快马加鞭,又是五天五夜,风尘仆仆赶回京中,连公主府都没回,直接去了皇宫求见陛下。
正值傍晚,红霞漫天,皇帝放下手里的奏折,疲惫的让人按揉肩膀。
听闻外面时砚求见,立马起身:“宣!”
看到时砚一身狼狈的进来,皇帝一惊,他这外甥他了解,在皇宫穿着厚重的铠甲,烈日下巡视几个时辰,都能保持仪容整洁。
现下这样,皇帝只能想到一个可能:情况不妙。
时砚毫不保留,一五一十,不添油加醋的将事情给皇帝说了一遍,说罢安静站着等待皇帝的选择。
皇帝也沉默了一瞬,让人去大将军府宣江大将军进宫。
这件事时砚占了先机,不管后续江时意做了什么,时砚都代表江家在皇帝面前表明了态度,以后江时意的事情,牵扯不到江家人身上。
这也是为何时砚一回京,直接来皇宫的原因。
但这些还不够,时砚要做的,是让江时意没有丝毫祸害江家,祸害这个国家的可能。
等江大将军急匆匆进宫,时砚在皇帝的授意下又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后,外面已经到了
掌灯十分。
殿内气氛却十分安静。
时砚抢在江大将军开口前,对皇帝道:“陛下,让人暗中将大哥带回来吧,不管实情究竟如何,大哥现在的所作所为,都不适合继续留在前线。”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谁都说不出口,因为一出口,几乎已经坐实了对江时意忠诚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