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这个影子,没有很好地捕捉到我的行动,就会造成错落的效果,代入感就不够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现在的3Dof和6Dof仍然满足不了我们对于超低延迟的需求。”

“据我所知,现在市面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九轴传感器外加红外光学定位来捕捉空间位置,但两者如果在衔接上没有对应好,延迟一样存在,这样还会使成本提高,商品难以大众化。”

水雾化开,渝昔走到白板处,写下一行字:影子追踪。

“如果我们能把延迟做到像人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代入感,我们就解决了。并且,随之解决的是——‘感’。”

“这里的感,是眩晕感。延迟是产生眩晕感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时延、刷新率,前者起码要降到10毫秒,后者,则要上升到90hz,否则画面是不合格的。为什么会有纱窗效应,又为何颗粒感严重,无非是这两个指数不达标。”

霍宇达带来的技术人员惊了,虽然这位少年侃侃而谈的样子证明了他足够有料,可他怎么能把这么困难的事情轻描淡写地说出来。问题很明显,但是改进很困难啊!

这么想着,这位员工也没忍住就这么直接说了出来。

渝昔轻笑,走回台前,拿起笔将那个“影子追踪”圈起来,“所以,拘泥于硬件是不行的。借助外力已经到达瓶颈,现在缺的是——算力。我们重写一套算法,用新的追踪手段,才能打破瓶颈。”

要追求顶级的定位精度,当然不能还依赖陈旧的算法。

在旧衣服的身上不断打补丁,当然怎么做也做不出新衣裳的光彩照人。

在场的人已经骇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没有听错吧?!这个人是说要放弃所有原有的算法,自己空手创造出一套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