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五章,更新

“可不是,咱们这做生意的,还是要跟着朝廷的意思走啊。”

“是的是的……”

商人们还有地域性的划分,同一个地方的商人喜欢和同个一地方的商人聚集在一起,出门在外,相互之间也可以帮衬和照顾一下。

这些商人们在这里碰上了面,少不得想从其他地方的商人那里打探一点消息,因而这打招呼就不是没有任何的目的的了。见到其他的商人也在这里排队买票了,这些人心里都不由的冒出一个想法,还好他们来的快,要来的晚了,说不定票都被别人买走了。

两个大会加起来才一千个名额,还有不少人是两个名额都要的,这么折算起来肯定就不够一千个名额,怕是八百个都不够了。才几百个名额,还不够他们各地的商人们瓜分,说不准这来晚了的还真的就没有了呢!

一二百两的银子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大钱,以往他们做生意,花钱去打点关系和买通官府的官员,就不止是花这么点银子了。

这一次的商务大会和招商大会都是工商部发出,由李大人主持的,他们信不过朝廷,还信不过李大人吗?

这报纸上面可说了,这个一次的商务大会是邀请整个大成各地有代表性的商人前来召开大会,一起商讨商业发展和制定发展计划,这可是头一回官府出面为他们这些商人谋划出路。还有这个招商大会,说是会给他们政策优惠,到底是什么政策优惠?所以这些商人们都想前来看看,要是官府能给他们这些商人一点扶持和政策上的优惠,那他们还愁生意做不了,赚不到钱吗?

从李大人建立了商业部,这个商业部可是专门处理他们商业事务的,后面针对商业还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度。他们现在押运货物进入京城都免去了不少的杂税,只需要拿单子到商业部去盖个章,按照货物的数置和金额缴纳商业税就可以了,这可比从前的一些官员漫天要价要实在的多。就李大人力争为他们商人免去杂税这一点而言,他们这些商人都要支持李大人。

因而一知道是李大人主持这两个大会,这些商人们都想要来参加,就是花这两百两银子去见一见那一位传说中的李大人他们都乐意。

他们正苦于没有机会见那一位李大人一面,这一位李大人可是朝中第一个主张开放商业,大力发展商业的官员,怎么说都是站在他们商人这一边的,就冲着这一点,这一位李大人主持的大会,说什么他们都要前来支持一下吧!

这个时候身在京城的商人们最先知道这个消息,赶先一步过来订票,早到的商人都买到票出来了。

“哎呀,这条队怎么还有这么长啊?”

“前头的人怎么老半天都不动一下的啊?”

买到票的就欢欢喜喜的出来,后面还在排队的商人看的眼红不已,频频的往前头看,心里焦急的想着还要多久才轮到他们了。

有了这些商人们的大力支持,几个购票点当天放出的票,不到半日就全部被抢售一空了,后面还有大堆的人等着购票都没有买到。

“什么?”

“都出完了?”

听到下边的人回来说今日的票都卖完了的时候,李问还愣了一下。

“是啊,大人,你不知道,好多人都来买票和预定招商会的名额啊,咱们今日的票全部都已经售完了,外面还有好多人在等着买票的……”

“所以我们是想问问大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放放一点票出去了?”

“这个事先不要着急,让我想一想。”李问抬了抬手,阻止了大家七嘴八舌的

问话,在思考这个问题。

原本他还担心这一百两银子一张的票是不是太贵了,商务大会的门票是一百两银子一张,招商会的一百两银子是预定金,到时候一百两可以抵扣三百两现银用,这还是他套用后世某宝的营销手法,想提前弄一笔钱来作为启动资金。

无论是想办什么事,首先都离不开一个“钱”字,钱不是万能,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朝廷如今穷的很,户部那几个钱还不够维持开销,他这个时候想向皇帝要一笔钱来当启动资金肯定是不现实的,不说皇帝那里肯不肯批,朝中的大臣们肯定也会百般阻拦,到时候意见就大了,还不如他自己来想办法的好,所以才想出了这一招的办法来。

现在已经是六月中了,距离八月二十日只有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等消息从京城传到各地,少不得要个把月的时间。

这些商人们有他们相互之间传递消息的办法,他这边也安排了人往各州府去送达消息。距离京畿地区近的地方还好,这些商人们在接到消息后,中间还有点时间准备启程到京城来参加大会,要是地方远的商人,到接到消息想必就要即刻启程到京城来了。

就是一些太远的商人赶不到京城,错过了大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反正今年召开的第一届商务大会和这一次的招商大会都只是第一次召开,往后肯定还会有的,只要开一个好头,日后想开办什么商业大会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时间太急,李问也没想预留太多的时间出来,最好是在月份召开大会,开完了会后也不耽误这些商人们回去。要是订在+月往后,到时候北方下大雪,路途上就会麻烦多了,所以也不方便,他才把时间订在了中秋之后,这个时间是刚刚好。

而且不止是时间上的问题,还有北边的胡人有动静,他担心胡人会有所行动,朝廷实在是太穷了,打战就意味着要钱要粮。这要真的打起来,这一战哪怕是大成打贏了都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的兵将,所以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打战起来之前筹集到足够的金钱和物资,先最好准备,不管是胡人是什么时候打过来他们后方都有足够的物资运过去前线。

所以这也是李问这么急切想把工商部办起来,而后就马不停蹄的开展后面这些计划的原因,实在是中间没有什么时间作为缓冲,就要紧密锣鼓的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今曰才是售票的第一天,能在今日就来买票的,都是在京城这边的商人。外地的商人至今还没收到消息,从明日起定然会有外地的商人往京城赶来,或是让人来订票和预定名额的,所以咱们这事、先不要着急。”几个售票处的票都是限定了每曰只能出多少,就是为了避免前面的人把票和名额都预定完了,后面到的人买不到票,所以他才限定了每日售卖的票数和预定的名额数。

这还不到半日,各个登记点放出的票都已经卖光了,这的确也是出乎李问的意料之外,“咱们就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出票吧,今日买不到的人就让明日再来买。务必要告知大家,在大会开始之前,咱们每曰都会准时开门放票,直到全部的票都售完即止,想要拿到票的人就准时过来排队买就是了。”

这个时候李问并不知道外面这么多的人排着队买票,都是冲着他的面子和信任来的。

要知道大家这么给他面子,李问肯定是会感到受宠若惊的。

听到他们大人的话,这让回来的人员有点苦恼,不过却也觉得他们大人说的话是对的。

“那大人,那后面那些买不到票的人怎么处理?”

“就跟他们解释清楚就是了,咱们办事要有办事的规矩,不能随便胡乱更改。”规矩还是得有,不能无限置的把票都放完了,那这样对后面来的人是不公平的,所以李问就驳回了下属提议放票的建议。

大不了到时候要是票实在不够,再酌情添多一两百就是了。

不过他们这个大会的逼格肯定是要先勾出来,不能让人觉得太随意,那这个大会都还没开始办,就已经给人的感觉不好了。

他要让这些商人们觉得花这么一百两银子来参加这个大会是值得的,日后才能继续把这个大会办起来。不过到时候或许朝廷有钱开办这种大型的会议,就不需要商人们自己花钱买入场券了,他现在也实属是没有办法,才想出这种下策出来。

“哦哦,是,既然如此,咱们就回去跟大家解释清楚吧。”白花花的银子就从面前飘走了,哭

“嗯,行,你们去吧。”李问还不知道这些下属们心里的想法,要知道的话,他肯定是一脸苦笑不得的表情。

第一百九十章,论战

几人躬身行了礼后,就一起出去了。

见几个下属一脸失望的走了,李问不由的笑出声来。

原本他的心里还担心这两个大会办不起来,不过今日一开头就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不愁到时候的商务大会和招商大会办不起来、没人参加了。按照这个情况进展下去,到后面没准票不够卖。

现在他要想的是到时候这个大会要怎么开,这个招商大会要怎么弄了,都要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计划出来才行。不然到时候这么多人涌来京城这里,光是接待和安排上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这个还得找赵向毅和王濠那边都商量一下,看看到时候的人员上要怎么安排,

这些事情可能他们比他还要清楚一些要怎么处理和安排。

“大人,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刚才杜若衡正好有事出去了,刚好不在这里,所以没听到刚才的事情,他一进来就见到他们大人在笑,便是好奇的问道。

李问就把售票点的票都出完了的事告诉杜若衡。

“哇,真的吗?”这才刚开始,还不到半日呢!

杜若衡瞪大了眼睛,“一张票就是一百两的银子,+张票就是一千两的银子了……”他的脑子在劈里啪啦的算着这小半日的进账,说道,“这怎么都得有上万两了吧?”

“嗯哼,你可以算算。”李问点头,眼里露出了笑意。

怎么说这所有的票都出完,少说都有十万两的银子作为启动资金,到时候实际的进账还会比这个预定的数多一些。不过他现在也不敢打保票,这个到时候才能知晓。

杜若衡困难的咽了咽口水,这得多少银两了?

他的家境普通,只是比平常的人要稍微的好一些而已,他这辈子还真见过这么多的银两,还是这小半日不到,就进了上万两!所以能不让他呼吸困难吗?

见到杜若衡一脸被银子砸晕的样子,李问又是觉得好笑,“这个钱又不是咱们自己的,看把你给乐的。到时候这些银两还用大的用处,你现在看这点银子多,到时候用起来就不见得多了。”

“开办两个大会的人员和场地的安排,还有这中间的一些杂七杂八的花费,咱们往少了预算,少不得都花费得万把两的银子吧?还有咱们的商贸市场要筹建,如今京城的地价这么高,哪怕咱们是公家出面办事,出价肯定也不能太少……”太少的话,别人肯定就不愿意迁走了,这中间就涉及到拆迁的问题了,到时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怕是会出现什么矛盾。

京城这里寸金寸土的地方,土地向来都不便宜。

京城主要划分是东南西北四个大区,中心是皇权的中心,东南区的地价太高,

肯定是不能在这里办综合市场,所以他是把目标放在西区和北区这两个地方,最后确定是在北区,这边的土地比较好征集是一回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北区是贫民住的地方,这边人员混杂,是整个京城最乱的地方,他想通过重新规划,来规划这一片区域和发展。

到时候这个综合市场建在北区这里,必定能拉动这一片经济上的发展,为这些贫民们提供一些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到时候只要有手有脚原因去干活的,肯定都不会饿死。

京城这座城中有不少的问题,皇帝坐在皇宫里面,朝廷的官员整日想着的都是怎么为自己的口袋里捞钱,自然是关心不到这些下层普通老百姓们的日子是如何过的,所以在京城这个看似繁华的地方里面,有钱的人家财万贯,家里妻妾无数,贫苦的百姓甚至是连肚子都吃不饱。既然他提出了开办这个一个综合市场,那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了,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若是能够一举多得,那就更好不过了。

关于综合贸易市场的规划和建立问题,李问已经从皇上那里得到了准许,不然他也不敢出手来开办这么一件大的事情。

而开办一家大型的综合贸易市场,前期的投入就是一大笔的数目,所以李问才想到了招商引资的这一个办法,这些收进来的资金可以作为前期的启动资金,用来建立这个大型的综合贸易市场。到时候这些商铺大量的售卖出去,能够为他们带来一大笔的进账,所以前面的商务大会,其实都是为后免的招商引资做铺垫的。

他们现在实在是太穷了,户部没钱,他们工商部想要做什么事情就只能自己想

第一百九十章,论战

几人躬身行了礼后,就一起出去了。

见几个下属一脸失望的走了,李问不由的笑出声来。

原本他的心里还担心这两个大会办不起来,不过今日一开头就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不愁到时候的商务大会和招商大会办不起来、没人参加了。按照这个情况进展下去,到后面没准票不够卖。

现在他要想的是到时候这个大会要怎么开,这个招商大会要怎么弄了,都要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计划出来才行。不然到时候这么多人涌来京城这里,光是接待和安排上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这个还得找赵向毅和王濠那边都商量一下,看看到时候的人员上要怎么安排,

这些事情可能他们比他还要清楚一些要怎么处理和安排。

“大人,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刚才杜若衡正好有事出去了,刚好不在这里,所以没听到刚才的事情,他一进来就见到他们大人在笑,便是好奇的问道。

李问就把售票点的票都出完了的事告诉杜若衡。

“哇,真的吗?”这才刚开始,还不到半日呢!

杜若衡瞪大了眼睛,“一张票就是一百两的银子,+张票就是一千两的银子了……”他的脑子在劈里啪啦的算着这小半日的进账,说道,“这怎么都得有上万两了吧?”

“嗯哼,你可以算算。”李问点头,眼里露出了笑意。

怎么说这所有的票都出完,少说都有十万两的银子作为启动资金,到时候实际的进账还会比这个预定的数多一些。不过他现在也不敢打保票,这个到时候才能知晓。

杜若衡困难的咽了咽口水,这得多少银两了?

他的家境普通,只是比平常的人要稍微的好一些而已,他这辈子还真见过这么多的银两,还是这小半日不到,就进了上万两!所以能不让他呼吸困难吗?

见到杜若衡一脸被银子砸晕的样子,李问又是觉得好笑,“这个钱又不是咱们自己的,看把你给乐的。到时候这些银两还用大的用处,你现在看这点银子多,到时候用起来就不见得多了。”

“开办两个大会的人员和场地的安排,还有这中间的一些杂七杂八的花费,咱们往少了预算,少不得都花费得万把两的银子吧?还有咱们的商贸市场要筹建,如今京城的地价这么高,哪怕咱们是公家出面办事,出价肯定也不能太少……”太少的话,别人肯定就不愿意迁走了,这中间就涉及到拆迁的问题了,到时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怕是会出现什么矛盾。

京城这里寸金寸土的地方,土地向来都不便宜。

京城主要划分是东南西北四个大区,中心是皇权的中心,东南区的地价太高,

肯定是不能在这里办综合市场,所以他是把目标放在西区和北区这两个地方,最后确定是在北区,这边的土地比较好征集是一回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北区是贫民住的地方,这边人员混杂,是整个京城最乱的地方,他想通过重新规划,来规划这一片区域和发展。

到时候这个综合市场建在北区这里,必定能拉动这一片经济上的发展,为这些贫民们提供一些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到时候只要有手有脚原因去干活的,肯定都不会饿死。

京城这座城中有不少的问题,皇帝坐在皇宫里面,朝廷的官员整日想着的都是怎么为自己的口袋里捞钱,自然是关心不到这些下层普通老百姓们的日子是如何过的,所以在京城这个看似繁华的地方里面,有钱的人家财万贯,家里妻妾无数,贫苦的百姓甚至是连肚子都吃不饱。既然他提出了开办这个一个综合市场,那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了,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若是能够一举多得,那就更好不过了。

关于综合贸易市场的规划和建立问题,李问已经从皇上那里得到了准许,不然他也不敢出手来开办这么一件大的事情。

而开办一家大型的综合贸易市场,前期的投入就是一大笔的数目,所以李问才想到了招商引资的这一个办法,这些收进来的资金可以作为前期的启动资金,用来建立这个大型的综合贸易市场。到时候这些商铺大量的售卖出去,能够为他们带来一大笔的进账,所以前面的商务大会,其实都是为后免的招商引资做铺垫的。

他们现在实在是太穷了,户部没钱,他们工商部想要做什么事情就只能自己想

办法,只要有了钱,他们想办什么事情才会更容易。

等他把这些花费一笔一笔的同杜若衡算下来,杜若衡就苦了脸了,问道,“大人,这点银子怕是到时候会不够用吧?”

“不好说。”这个还真的不好说,李问自己也不确定了。

不过他的心里其实隐隐的已经有了预测,怕是这点银子到时候还真的不够用,所以这个钱啊,在关键的时候,还真的是个问题了。

在这个时候,几个工商部的售票处都相继的发出“今日的售票已经售完,想要买的请明日再来”的通知,外面排着队等了半天的人买不到票,自然这些买不到票的人都不满意了。

“不是说有五百个名额吗?现在才第一天,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没有了?”

“你们是不是故意不把票卖给我们啊?”

几个售票点的门前都围满了人,任由工作人员解释的口都干了,都不能平息大家激动的心情。

一些商人想着在外地还没到京城来的朋友,所以就想多买几张票,还有一些黄牛党看到这么多人排队买票,看到这里面有商机可赚,都纷纷跑来排队买票,所以才造成了这些票早早的就被买光了。

但是买不到票他们也没办法,今日的票都已经售完了,知道明日还有票,一些围在这里的人就只好先离去了,想着明日再过来买。还有一些人是还不愿意离去的,在售票处的门外徘徊,想看看能不能买到票。

一些买到票的黄牛党趁机出售手中的票,一来一回就能赚个+两银子了。

这个时候觉得赚了十两银子是多了,等到后面一张票炒到好几百两,这些先出售了手中的票的黄牛党才发现亏大发了。不过这会儿这些黄牛党还在为赚了这么十两银子在沾沾自喜。

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

李问倒是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上朝,就有官员上这子弹劾他,说他借朝廷之名收取钱财,败坏朝廷的名声有之。还有些老顽固指着他的鼻子骂,说他一个官员干涉商贾之时,有辱斯文,污了朝中官员们的名声等等,要求皇上革除他的官职查办他。

这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扣下来,这些人已经不是想把他拉下来这么简单,而是想着要他的命了!

这些人一个个手上都不知道贪污了多少的银两,收取了多少的钱财,怎么敢在这金銮大殿之上指着他说他借朝廷之名收取钱财,败坏朝廷的名声了?

要说败坏朝廷的名声的,难道不是你们这些人了丨!!

对于想要他的命的人,李问觉得他不需要对敌人太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了!

“那么请问诸位大人,你们说我借朝廷之命收取钱财,这些钱财我可是收取来自己用的了?难道开办商务大会,不需要花银两了?建立贸易市场,是不是不用花银两了?”

“那么请问诸位大人,这些银两,是不是你们能出了?”他这一到钱,这一个都跟鹌鹑似的不敢说话了,李问指着对面弹劾他的几个官员厉声问道,“既然开办商会要银两,开办招商大会要银两,筹建市场要银两,这一样样,哪一样不是要银两?

那你们告诉我,这些钱从何出来?”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出这个钱,那么我把收取上来的这些银两用作正规的用途,用作来开办大会,建立市场,又有什么不对的了?钱财取之有度,用之合理,那么请问,我这么做,何以说是借用朝廷之名收取钱财,败坏朝廷的名声了?”

这些人被他问的一个个都答不出话来。

那么很好,而关于“官员涉及商贾之事就是有辱斯文,不配当官”的这个话题,李问进行第二轮的发难,“人吃五谷杂粮,农民种地,匠人做工,商人从商,各行各业的人各司其职,何以说行商贾之事就低贱?”

“若所有的人都跑去读书了,那么土地谁人来耕种?器具何人来生产?多余的货物谁人来售卖?”

“你,简直一派胡言!”这些老头一说不过他就开始耍无赖。

李问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过这些开口就想要他命的人,在皇帝的面前就红了

眼,一脸委屈的哭诉道,“皇上,臣不过是想为朝廷,为百姓办一点实事,就有人

“给臣扣这么大的帽子,想要莫须有的罪名来逼死臣……皇上,臣对大成,对皇上您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啊,求皇上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