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操场上的士兵们在操练,李问从马车上下来,就见到不远处在操练的士兵们,这还是他第一次到军中来,听到嚯嚯的操练声,让人的心中不由的起了一阵豪情。他被请进了大帐里面去,一看这个大帐就是军中将帅住的地方,里面只简单的摆了几张桌子和椅子,并无其他的陈设。
“喝杯茶。”赵向毅让人去上了茶来,军中都是粗茶,并无什么好茶。
李问端起茶喝了一口,这比太子殿下请他喝的茶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不过他倒是没有嫌弃的意思,粗茶有粗茶的独特……他看赵向毅喝茶都是一口闷,什么好茶到这些粗人这里都是浪费好东西。
比起茶,这人怕是更喜欢喝酒多一些,正好前段时间酿的一批酒不错,等什么时候找个时间,可以拿出来给大家喝。
“将军,听说李大人来了。”
人未到,声音就先到了。
谢云飞听说他们老大带着李六元过来,人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掀开门帘一进来,就见到坐在大帐里面的李六元,这可是李六元头一回来他们大营啊,谢云飞的脸上是掩不住的惊喜,说道,“李六元到咱们大营来,咱们大营真是蓬荜生辉啊。”
“哈哈,不敢不敢。”李问和谢云飞是老熟人了,一听就知道这是欢迎他到大营来,他解释道,“我们刚去了兵工坊,顺道就往你们这里来看看。”
“老大你要不早通知我们,你要早告诉我,我就带人到门口去列队欢迎李六元来了。”谢云飞在李问旁边空余的位置坐了下来,一见到李问他就有一肚子的话要跟李问说。
外面的张鸣宇和单从他们知道李大人过来了,这群和李大人去打过猎、喝过酒的大兵们全部都跑了过来,一个小小的帐篷里一下子就堵满了人。赵向毅一脸黑线
,下令把人轰出去。
这群人才不甘不愿的走了,临走之前一个个还对李大人挤眉弄眼。
李问笑的不行,这群活宝!
“别管这群小子,咱们来谈谈正事。”谢云飞知道李问是刚从兵工坊那边过来,兵工坊就建在大营这边,是由他们小将军这里负责,一些事情还是经过他的手,谢云飞对坊里的事自然就一清二楚了。
而这个兵工坊的提出还是李问提出来的,没什么比找这个原提出这个计划的主人讨论这件事情更好的人了。
这个话题一聊起,两个人从钢铁的锻造之法谈到了煤炭和鼓风机,谈到如何节省时间和人力打造出更好的钢刀,谢云飞学的东西杂,他对兵器的制造略感兴趣,从前在这些方面也了解过一些。
而李问上辈子曾经是一个军事迷,对古兵器也了解过一些。
后世对钢铁的使用已经非常的广泛,当然这个时代的钢铁锻造靠的是人力,和后世的钢铁的制作靠的是机器是完全不能比的。
聊到弓弩,李问提到了瞄准镜这个东西,“如果有这个东西的话,只要在弓弩的射程之内,咱们不说能做到白发不中,起码能提高命中率七成以上!甚至最好是能达到九成,或是比九成更高的机率……”
“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倒没想到谢云飞对瞄准镜这个东西+分的感兴趣
因为不是谁都像赵小将军那样会是个神射手,像谢军师是只连箭头都猫不准的弱鸡,要是有这么一个加持的神器,他这个肉脚军师都能成为神箭手了!
所以,谢弱脚军师能对此不感兴趣吗?
两个人就兴致勃勃的从瞄准镜聊到了镜子上面来,李问提到了凹镜和凸镜,其实很简单的就是用镜子打磨成凹面和凸面,“就是两面镜面不一样的镜子,一面镜子的中间是往外凸起,一面是往里面凹进去,一面可以把大的东西缩小,一个是可以把小的东西放大……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咱们有这么一面镜子装在弓弩之上,咱们完全可以瞄准了敌军,在敌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箭射中敌人。“
“我说的这个镜子并非是如今妇人小姐们用的铜镜,而是一种……透明的、清晰度更高的,姑且就称之为玻璃的镜子。”
当然,他说的这个镜子并非是时下妇人小姐们用的铜镜,而是后世的玻璃镜。“不是铜镜?……玻璃……镜子?”谢云飞不说博览全书,但是他所看过的书籍也是相当的多,还真没听说过李问说的这种镜子,不过如果有这么一面镜子,可以把千里之外的敌人放大,肉眼都看不见的人摄入于镜头之中,这……还真的杀敌于千里之外了!
要是在两军相对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在高处找到敌军的主帅所在,让人躲在暗处,杀主帅于无形之中啊!一旦射杀了主帅,就能在打战之前打击敌军的士气,增加我军胜利的机会啊……
一想到此,谢军师的脸都红了,完全是因为太兴奋,“快跟我说说,这个玻璃镜为何物,你是在何处见过?真的有这个东西?”
“……是如何所得?”
是不是真的有这个东西?那肯定是有的啊!
有没有见过?那肯定是见过的啊!他不仅是见过,还用过呢!……只是这都是后世才有的东西。
李问倒是大概的记得一点玻璃镜的制作,实在是后世的玻璃制品太泛滥了,小的家庭作坊都能制作出玻璃镜子,镜子的制作对后世的人来说这东西并不难制作。但是对于这个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的时代来说,想要制作出镜子就有点难,他自己只记得个大概,他磕磕巴巴的把自己记得的那点东西说出来,“……我在很久之前在一本书中看过,那书我也不记得去哪了,不过镜子的制作大概就是需要这么几点东西。”
还有如果他们能制作出镜子,除了能用于武器的制作之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卖钱!“只要这个东西能制造出来,制作成本并不会太高……女子爱美,到时候京中的妇人小姐们定然是十分的喜欢,届时咱们可以大置生产出来,高价卖出去?,’
到时候又何愁没钱投入兵工坊呢?只要有几个来钱的法子,日后兵工坊的运作完全不用靠朝廷拨钱,自己就能运作得起来,没准还能赚一笔!
“你说是吧?”
“对对,就是这样!”不过谢云飞这人的脑子有点异于常人,对这些奇淫巧技的东西很感兴趣。这不,两个人一聊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完全忘记了旁边还坐了一个大活人。
被晾在一边的赵小将军,“……”
赵向毅开始后悔把李问带到军营中来了,去哪不好,非得来军营?!这不,这一碰上谢云飞这个狗头军师,见到两个聊得兴致勃勃的人,连一个正眼都没给他。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谈的这些东西,他一半都听不懂!
第两百章,乞巧节
七月七日乞巧节,民间传闻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每到这一天,京城里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上山去月老庙祭拜烧香,祈求姻缘,所以到了这一日,京城是+分的热闹,城里的商人小贩比往日都要多。
自从城中没有官吏恶霸收取“保护费”之后,城中贩卖东西的小贩们是越来越多了,街上的小贩们卖东西的吆喝声不断。
城里的马车轿子络绎的往月老庙过去,里面坐着的是打扮的漂亮的夫人小姐们。富家少爷们身上穿着京城时下最流行的宽袖大摆新衣,腰上挂着香囊玉佩,三三五五成群结队去月老庙看那漂亮的小姐,往日这些小姐们都是躲在闺阁之中难得见上一面,只有这样的日子他们才能有机会偷看一眼。
“毅儿今日可回过府上?”今早去给婆婆请安问好,大房霍氏又当着婆婆的面故意的提起了她儿子的亲事,话里无不是在暗示她儿子的命硬,婆婆指责她这个当娘的不关心儿子的亲事,不为儿子寻一门好亲事。
她怎么就不为儿子寻亲事了!说到这事王氏是一肚子的怒气和委屈。
这些年来婆婆一直都偏心大房,说大房霍氏年纪轻轻就死了男人、守了寡,可怜,让他们二房什么都让着大房那里。难道说她家男人没死?她就活该因为这个要让着大房,还要任由霍氏把她踩在脚底下了是不是?
呸呸……她家男人才不会死!
旁边跟着伺候的老妈子回复道,“回禀夫人,大少爷今早出门,至今还未回来过府上。”
“这孩子,整日都不着家,忙到连我这个当娘的想见他一面都见不着人。”王氏叹了一声,儿子前面连着说的几门亲事都没成,如今京城里谁家一听说是他们将军府说亲,都是百般推辞。
如今她把找儿媳妇的要求稍微的降低一点,不要求对方一定要与将军府门当户对,只要是家世尚且过的去,为人孝顺懂事就行。其实也不是没人想攀上他们将军府,把女儿嫁进他们家,只是……实在是没那个福气啊……
外面传她儿命煞孤星,克妻,怎么又不见把她这个亲娘克死?他们这些最亲的人一点事都没有?这些传言纯属一派胡言,是有人故意中伤他们二房!王氏不是不知这些谣言是哪里传出去的,只是她不想与家中之人起矛盾,能忍就忍罢了。
只是儿子如今整日忙于军务,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漠不关心,王氏是恨铁不成钢啊,“这孩子,也不看看今日是什么日子,也不懂得出去外面走走,没准就能遇到看对眼了不是?”
旁边伺候的老妈子是王氏的陪嫁麽麽,从王家一路跟着过来的,是王氏的心腹老奴。夫人在将军府的这些年过的并不是那么的如意,不知道老夫人怎么想的,他们夫人给将军生了两个儿子,这要是换在谁家,早就宠上天了,还整日都偏帮着大房欺压他们二房这边,这些事情跟在王氏身边伺候的丫环奴仆们都看在眼里。
知道他们夫人是关心大少爷的亲事,吴妈犹豫了一下,说道,“夫人,有个事,奴才这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是什么事了?”王氏问道。
吴妈左右看了一眼,见这屋里的都是自己人,才凑过去在他们夫人的耳边低语了一句。王氏一脸深思,想了想,问道,“别的院里没人知道吧?这事……等毅儿回来,我问问他。”这么一说,王氏也发现了大儿子的不对劲,要说忙也部至于忙到整日都不着家,实在是不太合常理的事了,“你们都把嘴巴闭严实了,不该说的话不要出去外面乱肃侯。”
“是,夫人。”老妈子应了一声。
小儿是丈夫回京述职那一年,夫妻同房就怀上了的,这么算来她的肚子已经是很争气的了,新婚后没多久就怀上了大儿子,后与丈夫同房就那么两回,肚子又有了。难怪霍氏恨她恨得要死,你自己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儿子来,还怪别人生儿子了?
到底王氏不是一个恶毒的人,想到霍氏如今一个寡妇守着个院子,慧姐儿嫁去别人家了,不像是她两个儿子都在身边,她的丈夫还好好的活着,她到底是比霍氏要幸福太多了。掌家的权力在霍氏的手上,将军府里的下人们都知道谁菜是这个家里真正的掌家之人,让一让霍氏又如何?不用管掌家之事,她还多点时间来陪儿子
问起小儿,知道小儿跟着请来的先生在读书,王氏并未前去打扰,让伺候的丫环拿了一本诗集过来,躺在椅子上翻看了起来,只是看的有些心不在焉。
原本府上的人就不多,如今这一走就走了一半,诺大的府里只剩下几个厨娘和府上的门房护卫,整个六元府顿时都冷清了不少。
到了七月,夏季已经快要过去,如今已是到立秋前后了,只是京城的天气还是很热。待到太阳落山之后,才没感到那么炎热了,李问让厨房炒了几个菜,顺便送了一壶好酒过来,摆在院子的凉亭这里,与赵向毅喝一杯,“哈哈,今日月老怕是会很忙,咱们这些已经找到对象的,就不必要去给月老他老人家添乱了”
今日京城外面恨热闹,不过李问并没有拉着赵向毅到外面去凑热闹。
他们这些已经找到喜欢的人的,就没什么必要去月老庙祈求什么好姻缘了,那些去月老庙的公子少爷们都是怀着泡妞的心思。他们出去要要真万一被谁家看上了,派媒婆上门说亲还是一件麻烦事。
不过京城里的一些人倒是一直都没有放弃请媒婆上他们家说亲就是了,每月门房那里都要拦着好几回上门的媒婆进来,主人不在家,媒婆上门也找不到主人说亲
“你说的对,咱们在这里喝点小酒,倒挺好的。”赵向毅端起面前的酒杯,与少年碰了碰杯子。
赵向毅倒是不担心他自己被女子看上了,毕竟他顶着“克妻”的名号,外面的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会想嫁给他。但是少年就不一样了,少年如今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京城新起的权贵,虽是家底薄了点,但是年纪轻轻就当到了从四品的官职,担的还是实差,放眼整个朝廷都找不出第二个了。
等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后,谁又能说得准这京城谁轻谁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