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瑶看着回来的夫君,慢了半拍,才发现自己被夫君抱在怀里,一旁还有这么多丫髮下人在看着,她的脸蓦地就红了,结结巴巴的喊了一句,“夫,夫君。”
见到老爷回来了,老爷和夫人还是这么恩爱,他们这些伺候的下人见到主子得宠,心里自然都替主子高兴了,“奴婢们见过二爷。”
“奴婢去备热水。”
“奴婢去看厨房里的饭菜做好了没有。”
不等主子出声,一群下人们一眨眼就跑了个干净。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41章
屋里的下人们都借口跑光了,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人。
“娘子,你一点都没变,还是这么美丽。”赵卓的目光在娘子的脸上一寸一寸的看过,发上的金钗是他派人给娘子送回来的,戴上娘子的头上正合适,娘子还是他记忆中的模样,还是那样的美好。
“娘子发上的金钗,是为夫送你的那支吗?”
王氏面色微红,羞涩的低下了头,低低的应了一声,道,“孩子们都这么大了,我都一把年纪了,哪里美了,你就会哄我。”
“为夫说的是实话,绝不是哄你。”赵卓看着娘子傻笑,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赵家父子两个在这一点上都十分像。王氏推了推夫君的手,一脸娇羞的说道,“你快放开我,一会让晨哥儿来看到了不好。”
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腻歪,让孩子见到了不好。
“我抱自个媳妇儿怎么了,我还不能抱自个媳妇儿了?”赵大将军瞪大了眼睛,大有谁要敢说他什么就揍一顿再说。不过小儿子的话,不能揍,要好好的疼爱小儿子。
夫妻两个正在说着话,小儿子就来了。
赵卓坐在首座上,从小儿子进门,他的视线就盯着小儿子。
“孩子拜见父亲。”赵瑞晨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父亲,他抬头偷偷的看了一眼高大的父亲,发现父亲和他想象中的一样,高大威严。
“哈哈,咱们晨哥儿都这么大了啊,过来让爹好好的瞧一瞧。”赵卓一把拉过儿子到跟前,仔细的打量着,怎么看怎么喜欢,“你还是刚出生那会儿爹抱过你,这、一眨眼,都这么大了。”
“哎,好,好,长大了好。”
赵大将军想送小儿子一份见面礼,才想起他带着人跑先了,带回来的礼物都还在后头,要过几日才能运到京城。
在身边摸了一下,赵大将军摸出一把匕首,塞到小儿子的手上,说道,“爹送你的,儿子你拿着去玩儿。喜欢什么跟爹说,爹都给你准备来。”标准的亲爹宠小儿子,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拿到小儿子的跟前。
“哎,你怎么把这种东西给晨哥儿。”王氏一见,就想从小儿子的手中把东西拿走,把这东西给孩子,万一孩子伤到自个儿了怎么是好?
“谢父亲,孩儿很喜欢。”赵睿晨抓着匕首往怀里一收,意思是他喜欢,这是父亲送给他的见面礼,是他的,他要好好的收着。听到父亲的话,晨哥儿的心里很高兴,只是面上还是板着一张小脸,一本正经。
赵大将军见到小儿子的模样,是越看越喜欢,脸上是大大的笑。
见状,王氏无奈的笑了,就没有硬是要从孩子的手里夺出来,只是叮嘱了两句不要伤到自个儿的话。
等赵向毅从外面回府,见到的就是一家三口和乐融融的画面,完全没有他插足的余地。脚步在门口略顿了一下,赵向毅还是抬脚跨过门槛,往里面走了进去,行礼道,“孩儿拜见父亲,母亲。”
“嗯,回来了啊。”赵大将军见到大儿子和小儿子完全是两个模样,如果见到小儿子是觉得小儿子什么都好,见到大儿子则是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专挑大儿子有什么毛病。
不过父子两个也有好几年没见过面了,赵卓并没有一见面就为难大儿子,只是面上完全没有见到小儿子时的和蔼可亲,而是恢复了一脸威严,说道,“坐吧。”
“是,父亲。”赵向毅在空出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见到父亲见到兄长板着脸的模样,和他刚才见到的父亲完全是两个样子,赵瑞晨的心里还有些不解,他看向在一旁的娘亲,眨巴了一下眼睛。
王氏摸了摸小儿子的头,让他乖乖坐着,不要出声打扰父亲和兄长说话。
赵瑞晨了解的点点头,听着父亲和兄长说话,并不插嘴。
赵向毅从边关回来京城之后,父子两个一直都有书信上的往来,赵卓对朝堂中的一些事情的了解还是来自于他的这个大儿子。
如果说小儿子只是用来宠的,那赵卓在这个大儿子的身上寄予了厚望。如今大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能坐在他这个父亲的身边与他这个父亲共商国事,甚至对朝中的事务比他这个父亲还了解和清楚。
如今他初回到京城,对京城这里的一些事并不是那么的了解,有些话赵卓还要问这个大儿子。见到大儿子,赵卓例行问了几句关于朝中的一些事,父子两个很快的就转到了书房里面去谈话了。
书房的门关上,就是大半个时辰后才打开。
等到从书房中出来,赵卓赵大将军的面色并不是太好,赵向毅低着头跟着他父亲的身后,父子两个都没有说话。
他这个大将军回来京城,必然是少不得进宫里去见皇上一面,赵卓换了一身朝服就进宫去面见圣上,赵四和赵向毅跟着一同进宫。宫里的太监总管见到是大将军来了,忙的进去通报,“皇上,赵卓赵大将军来了。”
“哦,快有请。”听到下面的太监说赵卓来了,杨绍慕忙的让太监去把人请进来。
“喳。”太监快步出去,把外面求见的人往御书房里面请进,赵卓跟在太监的身后走了进
来。
见到他的大将军进来,天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卓几个大步上前,跪下行礼道,代表了他这个臣子对新帝的认可和臣服。
赵四和赵向毅跟着行礼,“臣参见皇上。”
杨绍慕伸手去把人扶了起来,说道,“大将军快请起,都平身吧。”
天子对这一位守护边关的大将军是极为敬重,不同于先皇对赵家的忌惮,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打压赵家,杨绍慕一坐稳皇位就是召这一位大将军回来京城。
可以说,若是没有赵家这么多年在他背后的支持,也许他这个太子今日也坐不到这个位置上来。
从太子到皇帝,他在这中间经历过的所有的一切,非不是他本人,不能理解他的艰辛。从年幼能平安长到成年,他就经历过无数次的谋杀和刺杀,而他如今还能好好的活着,并且顺利坐在龙椅上,成为大成的国君,大概是他命不该绝,才能有今日。
自然,他能坐在这个位置,也少不了身边的这些人的帮忙和支持。
杨绍慕并不担心赵家会有反心,若是赵家要反,就不会等到今日了。
杨绍慕对赵卓赵大将军并不陌生,他是这一位大将军看着长大的,赵卓一去边关就是这么多年都没有回来过京城,将在外,没有诏令是不能随意回来京城的。趁着这一次赵卓带着人击退了胡人的大军有功,他把人招了回来京城,也该让这一位大将军回来京城与家中的妻儿们团圆一回了。
知道赵卓他们一行人刚回来京城,一路上必然是辛苦了,杨绍慕说道,“大将军你们一路上赶回来京城,路上辛苦了。来人,给大将军几个赐座。”
“谢皇上。”赵卓谢过之后,在位置上坐了下来。
赵四和赵向毅都跟着坐在了后面。
“赵将军你们刚从边关回来,可与朕说说那边的情况?”天子在京城最关心边关那边的,无非就是边关和胡人那边的情况如何了,没有人比赵卓这个镇守边关多年的大将更清楚这些事情。见这会儿赵卓进了宫里来,杨绍慕自然是要好好的问一问这些事情。
“是,皇上。”正好他进宫面圣,也要把这些事情跟天子交代清楚,赵卓便说了起来。
很快的,书房里就响起了谈话的声音。
很快的,京城里的人都知道了赵卓赵大将军回来了京城,并且一回来就见了宫里去见皇上,在宫里很长时间才出来。
京城里的这些人纷纷都在猜测天子对赵卓赵大将军和对赵家的态度和想法。先皇在世之时,先皇是十分忌惮手中握有重兵的赵家,若不然赵卓也不会在边关这么多年都没能回来京城。只是如今新帝一登上皇位,就召了赵卓回来,可见新帝对赵家态度的不一般。
不过想来也是,赵向毅原本就是皇上还是太子时期的伴读,赵家自然是站在太子一派,如今太子登上皇位,对赵家的态度不一般也是应该的。
很大的程度上,天子的态度就代表了他们这些人的指向。
看来,日后赵家是要不一样了。
这会儿京城中的人又都纷纷的想起了赵卓赵将军之子赵向毅还未成亲,一些家中有说亲的闺女的官员们的心思都纷纷活络了起来。至于外面那些关于赵赵小将军的传言也没什么好怕的了,哪怕这些传言是真的,若是牺牲一个女子能换来家族的百年昌盛也是值得的。
整个京城里面,还真的没有几个像赵小将军这样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手握实权的将领了,况且赵小将军还是皇上在太子之时的伴读,时常出入宫中面见圣上,从以上的几点,可以说这一位赵小将军日后必定是前途无量啊。
这个时候,赵小将军并不知道有人打主意打到他的头上来了。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42章
“主子,赵卓赵大将军回京了。”下面的人从外面回来说道。
“哦,赵大将军这么快就回来了啊?”李问这里也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赵卓赵大将军回来了的消息,算着时间,赵大将军是差不多在这几日回来京城,所以他对赵大将军的回来倒是没有感到任何的奇怪和意外。
李问问道,“那我师傅应该也回来了吧。”
“是,赵浩赵将军也一同回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他提它的主人,趴在他脚边的大黑狗抬头看向他,仿佛是等着他带它去见它的主人那样,李问就笑了,“知道了,知道了,最迟明日就带你去见师傅。”
有时候动物就跟人一样,也是一种会有感情的动物,甚至是动物的感情比人的还要来得真诚和专一。
这条狗送到了他这里来养着,他这里好吃好住的供着,但是李问还是能感觉到这条狗内心的不开心,和对原主人的想念。怕是在狗的心里,是觉得原主人是不要它了,才把它送人吧。
“乖,师傅不是不要你了,只是不想你跟着去边关吃苦,才把你留在了京城,没带你一起去。”李问同狗解释道,也不管狗是不是能听得懂人言,就姑且当它听得懂吧,“你下次要不想留在京城,就跟着师傅一起去边关吧。不过我希望师傅能回来京城,不要到边关去了,这样你以后也不用去边关那里了。”
边关的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其实李问还是不大想他师傅再回去边关了。
只是赵家的人,怕是难以摆脱摆脱家族的使命吧。总要有个人去守着边关那里,这一次赵卓赵大将军回来京城,不确定赵卓赵大将军还会继续回去边关,但是李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怕是他师傅还会回去边关那里。
大黑狗站了起来,在他的脚边蹭了蹭,蹲在他的身边。
李问伸手去摸大黑狗的脑袋,心里则是在想着赵大将军回来了京城的事情。
就不知道这一位大将军知道自己儿子找了一个男子会如何,应该不会拿到追着他砍吧?想到这里,李问忍不住的就笑了,同时心里也有点紧张,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了?
不过他可不丑就是了,就是不知道赵大将军能不能接受儿子找了一个男儿媳。
还有他家里那边,他爹娘能不能接受儿子找一个男人过日子,怕是很难,李问想。
这一次李问写了信,邀请他爹娘上京城来玩,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空来京城。若是他们来了京城,他是不是要把他与赵向毅的事情与爹娘坦白了,李问也在思考这件事。从他决定跟赵向毅在一起的那一天起,他就要做好了面对家中爹娘的准备。
他不可能让赵向毅独自去面对这些,而他还捂着不让自己爹娘那边知道?既然决定了去做一件事,李问事先就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正好今日官员们休沐,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李问就在家里宅了一整日,并没有外出。
手边的矮桌上盖着一本书,桌子上还摆着他喜欢的茶水点心。
只是这会儿他没什么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望着天边渐渐淡了的云霞,一点一点的消失,李问闭上眼睛,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吹着风,衣摆随着风在轻轻的摆动。
一直到天黑,宫门要关了,赵卓才带着赵四和儿子从宫里出来。
在前段时间,王氏就已经从大房霍氏的手中拿回了掌家的权力。
大房的男人死了,将军府里便是二房当家,只是掌家的权力一直都握在大房霍氏的手中,霍氏不愿意交出来。从前她想着霍氏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是个可怜的,霍氏要掌权便继续任由她掌着了。
只是有的人,你一退让,别人就当你好欺负了。
这些年她愿意忍气吞声,是她脾气好,为了两个儿子一直都在忍耐,但是大房那边却一直都不知足,三不五时就给她下绊子,在婆婆的面前挑事,这些年婆婆不待见她,少不得霍氏的功劳在里面。
在拿回掌家的权力后,王氏让人清查账目,才发现府上的账目有很大的出入,一查才知道霍氏这些年从将军府里拿了不少的好东西去倒贴她嫁出去的女儿。说到这个事王氏就来气,“当年慧姐儿出嫁,除了霍氏出的那一份,府上给的可是大头,就是为了让慧姐儿嫁的好看,嫁的风光。”
“就是因为她死了男人,她霍氏可怜?她闺女没了爹,慧姐儿可怜!将军府对她们娘俩哪一点亏待了?将军府这么对她们母女两,她们就是这么回报将军府的?”想到往日里赵慧回来就一脸笑意盈盈的,一口一个“二婶”喊的亲热,倒没想到从娘家搬东西回去夫家搬的一点都不客气,可真要脸了啊!
“夫人莫气,小心气坏了身子。”跟在王氏身边的是她的陪嫁丫鬟,见夫人生生气了,忙的安抚道。
“是,为了这种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得。”王氏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挤出了笑,家里男人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她不能拿这些家里的琐事去烦家里的男人,让男人知道这些后院的事也不好
不过这件事王氏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她直接的把账本送到老太太的跟前去,把账本的事情跟老太太讲明了。
王氏的意思很明了,请示婆婆这件事要怎么办。
赵老夫人知道了这件事后,面色也很不好,没想到她这些年偏着大房,倒是把大房的心养大了,“我以前把这个家交给你掌管,是相信你,没想到你做出这种事来,拿着自家的东西去倒贴别人家,这种事你都做得出来?当年慧姐儿出嫁,府上出了这么多东西,咱们家里难道还亏待了慧姐儿了?”
霍氏跪在地上,并没有开口为自己求饶,这些事是她做的,证据确凿,她没什么好狡辩的
“这账本上少的数目,和库房里少的那些东西,你自己想办法还回来,追不回来的东西就用银子填。别说我这个婆婆不讲情面,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要不把账目填平了,我就派人上尚书府去要,老妇倒是看看,哪家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挖空了娘家去倒贴夫家的!”赵老夫人最后的一句话掷地有声。
“不,不行,不能去!”一听到婆婆要派人上尚书府去找人把东西要回来,霍氏顿时就慌了。
“把人给我送出去!”赵老夫人让身边两个孔武有力的老妇把霍氏架了出去。
王氏站在一旁,面色平静的围观了全程。
“以后掌家的权力,就交给你了,你莫要像霍氏那样,让我失望了。”赵老夫人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她还一直都自诩他们赵家没有像京城其他的那些人家,后院整日都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
以前她听信大房霍氏的话,一直觉得二房王氏不是个好的,倒是没想到恶人原来是霍氏。想她活了大半辈子,最后倒被霍氏蒙骗了这么多年,赵老夫人的心里无不是失望和愤怒。
“谢谢阿娘的信任,媳妇一定会管好家,不会让婆婆失望的。”王氏在婆婆的跟前低眉顺眼,看起来半点脾气都没有的人。
从前就是她的这份低眉顺眼,让赵老夫人看不上,而如今看来,二儿媳妇倒是大房霍氏看起来要顺眼太多了。人就是要有比较,才知道谁好和谁不好。赵老夫人摆了摆手,让人出去了
见状,王氏恭敬的行了一个礼,“娘您好好休息,媳妇就先下去了。”
“嗯,家中的男人们回来了,府上缺什么,你就吩咐管家安排人去买吧。”赵老夫人吩咐了一句。
“是,阿娘。”王氏应了一声,就退出去了。
见到走了的儿媳妇,赵老夫人的面色沉了下来,吩咐身边伺候的老妈子去把这个事给她查清楚了,一想到自己被霍氏母女骗了这么多年,她的心里就一股火。
不过这些后院里的事情,赵家的男人们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