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好好好。”

这一日他们摊子的生意比前一天还要好,有了前一日不少人买过他们的东西, 大家都知道他们卖的是什么东西,一个传一个,吃过的都说好吃,还会回来跟他们 买。

两个人合起来买两个还能省一个铜板,一个荷叶饭吃进去肚子到下午干活都不 会觉得饿,特别实在。

所以李山谷兄弟俩在码头上做买卖,慢慢的就做开了。

码头这里有和他们一个村里过来做工的汉子,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人,有人过 来跟他们买东西,认出了李山谷兄弟两个,才知道原来他们不在码头扛货了,还跑

到这里来摆摊卖东西。

“你两小子太不够意思了,跑来卖东西也不说一声,兄弟们还能来帮衬帮衬你 生意不是?”

“是是,是小弟的错,没跟大家说。”李老二比他大哥会说话一点,他跟村中 的人打着招呼说着话。村里的人跟他买东西,他客气的说道,“几个钱就不用给了 ,算我们请。”

“这哪行啊,买东西岂有不给钱的道理。”

“客气了,客气了。”李老二连声说谢,把钱收下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他们家做了吃食到镇上去卖,生意还很好,村子里什么人都上 他们家门打探消息来了。

“哎,那里,就点不赚钱的营生,算得上什么生意了。”李王氏是个厉害的老 妇人,村子里的人家过来她家的,老妇人都请人进来院里坐,态度也是客客气气的

别人来坐了半天,从李王氏的嘴里套不出半点消息。

李王氏知道老二媳妇是个不靠谱的,所以这做吃食的法子还是握在老大媳妇的 手里,打杂的一些活计才让老二媳妇去做。

那天听了婆婆的话,李大花最近都不怎么敢出门,怕自己不小心和别人说了不 该说的,家里婆婆会赶她出家门。见到老二家媳妇最近都老老实实在家里,李王氏 的心里对这个儿媳妇才算是满意一点。

“我们就不坐了,家里还有活计,我们就回家去了。”这些人到了李王氏这里 来,什么话都没有摸出来,出了门脸色不太好的回去了。

孙怡在关上了院子的门,阻隔了外人的视线。

第四十七章 收粮

七月,地里的庄稼可以收割了。

这一年是一个好年,地里的收成比往年都要好。

农忙的这几日,李山谷和李老二没有到镇上去做买卖,回来家里帮忙收粮。这 个时候村里的汉子们一般都不会到镇上去做活计,回家帮着收粮了。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粮,这可是他们一家人一年的粮食。

书院放了七天的田家,让学生们回家去体验农活。

李问这几天不用到书院去上学,但是他一提出到地里去帮忙干活,遭到了一家 人的反对,让他在家里好好读书。读书那是日日夜夜都不停的读的,偶尔也是要放 松一下是吧,他跟他奶奶又是讲道理又是撒娇,老太太才让他到田里来放放风。

到这个时候,许多人家都是一家人出动,老老小小都到地里去帮忙干活。

就算是李王氏没有到地里去收粮,她在家中负责给一家人做饭。

一眼看过去,地里都是弯着腰在干活的人,这个景色一年里只有这个时候才看 得到一次。

“三宝,这地里这么晒,你到上面阴凉的地方去躲躲吧。”孙怡见到儿子晒的 小脸都红彤彤的,心疼的让儿子到阴凉的地方去躲躲,这孩子怎么的就不听话,非 得跟着他们到地里来。

这太阳晒的啊..

“阿娘,我没事,晒晒才健康。”李问跟他阿娘打哈哈,他就是在旁边给阿爹 阿娘端茶倒水他都觉得好,一家人都在忙,就他一个人闲着他心里不舒坦。

他们家的地不多,两三天就把粮食收起来了,然后就是晒谷子。这个天太阳大 ,谷子晒个两三天就好了,收回去地窖里放着可是他们一家人的粮食。

这一年,人们的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