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阿爹,还有二叔,咱们家这盖房子的图纸就由我来设计吧,到时候我 把图纸画出来,再大家一起商量好不好。”李问算了下时间,他们家是打算等后春 耕后再盖房子的话,那个时候他也考完试了,正好有时间来处理这个盖房子的事情
“这些事情家里来弄就成了,会不会耽误乖孙读书啊?”李王氏是担心耽误了 孙子读书。
“不会的阿奶,你放心吧。”李问早就想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和书房了,长这 么大以来他都是和他爹娘一起住在一个屋子,有时候真的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早就建议家里盖新房子了,不过现在盖新房的话正好 不过了。
李山谷看上了村尾的一块地,刚好那里有一块地地方很大,他们可以把那里买 下来,在那里盖房子应当很合适。
他一提起那块地,李王氏也觉得好。在问过老二那里没什么遇见的话,他们就 商量定了先由老大去找村长和里正那里说买地的事情,等买了地,等春耕过后他们 家就要盖房子了。
过了年,正月十五后书院就开学了。
李问回了书院读书,他现在是要准备县试的事情。
还是两年前家里赚了一点钱后,他阿爹就买了一头妒子,每日驾着驴车送他到 书院去读书,完了再驾着驴车载他回家。其实夏天走路去上学还不是最辛苦的,最 苦逼的是大雪天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去上学,李三宝的内心也是很崩溃的啊。
不过现在稍大了一点后,李问提出让他自己去上学,下学了自己回来的事,遭 到了家里人一致的反对。
过了年他就八岁了,实际上他的心理年龄肯定是不止这个数,所以李问就觉得 自己这么大了,每天还要亲爹送来送往的,不想他阿爹太辛苦。
这几年阿爹,包括他家里的娘和大家都是很辛苦,别人眼睛可能是看到他们做 生意赚了钱,外人成日还以为他们是赚了多少的钱。实际上他们一家人每天起早贪 晚的干活,赚的钱不过也是够生活罢了。
但是不管如何,这几年来他们家的日子是一点一点的好了起来,起码说饭桌上 经常能见到肉,一家人也不再是瘦的见皮见骨的。
总之是日子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很快的就到了二月了,二月初六是县试开考的曰子。
县试是由他们清平县的县太爷主持的。
在考试之前,他们参加考试的考生要到本县的县衙署的礼房去报名,还有填写 资料,再由书院的先生出保,保其考生的身价清白,以及确认没有冒藉、顶替这种 事情,然后才是允许参加考试。
这些手续上的事情,书院会有专门的管事为他们安排好,他们只要到县衙署去 报个名和登记资料就行了。
很快的就到了二月初六这一曰了。
二月的天是很冷的,考试的前两天还下了点小雨,这风吹来都跟刀子似的,能 打穿衣服进去。县试是一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日落交卷方可出 来。
考虑到每天考试的时间都太早了,而且这个天又冷,万一路上吹了风感冒就不 是开玩笑的了。所以李问和家里商量了后,干脆就在镇上的客栈订个房间,在这里 住几天,考完了试再回家去。
不过他阿爹是坚持陪他到镇上来,对于这个事李问也没办法。
在一家人的期盼之下,李问和他阿爹一起到了镇上,父子俩个在这边的一家客 栈要了件屋子就住下了,准备明日考试的时间。
晚上早早的李问就躺下睡觉了,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从客栈出来了,外面的路都还看不见,李山谷的手上提着 一个灯笼,一手把儿子揽在怀里,把儿子送到了考试的地方。
他们到的时候,这里已经不少人在排队,等着进去里面了。
“阿爹,一会我进去之后你就回家去吧,我要到考到太阳落山那会才能出来。 ”李问跟在队伍的后面排队,因为县试是考一场就能出来,所以他也不用带太多东 西。
好在他想到二月的天可能还会很冷,让他阿娘给他做了一副手套,不然坐在里 面的风一吹,手指都僵硬了还怎么写字。
他现在是穿着厚厚的棉衣,带着厚厚的帽子,衣服裤子都是厚的,脚上的鞋子 也往里面加了棉花缝制的。但是尽管如此,一路走出来都冷的他直打抖索。
“嗯,阿爹一会要回家一趟,等晚些再过来接你。”家里还有许多事情,李山
谷还要回家去忙活。
等到儿子进去考试之后,他再回去就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