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杯酒下肚,李老二喝的都有点醉了,在说醉话,“大哥,你永远是我的大哥
“嗯,我知道。”李山谷的心里明白,完了还亲自送李老二回家去。
李大花吃完了之后,还想从大伯家里拿东西回去,只是对上婆婆的眼神,到底 是不敢这么做,脸上不大高兴的带着几个丫头跟着汉子回家去了。
看到人走了,李王氏叹了一口气。
大成有仲秋祭月神的习俗,到晚上的月亮出来,许多人家就摆了果子到外面对 着月亮跪拜。
这一年的仲秋节就过去了……
第八十章 他阿娘生了
八月十五一过,夜里露气渐寒,开始降霜了。
每年一到了这个时候,来往南北两地的货船就越来越少了,饼铺的出货置越来 越少,李山谷辞退了作坊里的一部分人,只留下几个手艺好、人也勤快的下来做事 。其余的人就都结算了工钱,让大家先回家去了。
被辞退的人心里肯定是有埋怨的,不过这个事李山谷事先就说过了,等到九月 后作坊不需要这么多人做事,再晚些作坊这里也要关门了。
李山谷耐心的给大家解释清楚,只说等到明年开春后,铺子的订置大了,再请 大家回来做事。
村子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糊涂人,到底是有心里明白的,知道东家不需要这 么多人做事,他们也不好死皮赖脸要留下来。被留下来干活的几个汉子都在心里嘿 嘿笑,看来平时勤快一点是没错的。
“阿爹,咱们量力而行就好,你也不要心里有太大的负担,咱们有多少的能力 担多大的担子。”李问见他阿爹的情绪有些低落,安慰了他阿爹道。
“你说的阿爹的心里明白。”小半年的历练下来,李山谷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
一番0
如果说这个汉子从前只顾着这个小小的家,顾着妻子和儿子,现在他也开始会 想到他的家族,以及他们整个李家村里的村民。
李问的心里其实也在想这个事情,他们家一间小铺子最多就是让他们自家过的 好一些,想要靠他们一家饼家铺子就养活一个村子的人是不大可能的。这其中最大 的原因是这个世界的运输不方便,货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路途遥远,需要 的时间太长,再加上食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保存不当,很可能就在途中发生了 变质。
这里和现代社会不一样,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还有食品的保存各方面都已经很 完善了,那些搞食品企业的,随随便便养活手下几百人都不成问题。
但是在这里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也就现在的气温降低了,他们铺子出的 饼才能运到外地去,要是在夏天东西没几天就变质了,肯定就不能外运出去的了。
所以这个问题还真的得好好的想一想,最好是什么东西方便运输的,成本低、 利润高的这种,能赚的多,想要带动一个村子,甚至是整个清平镇的产业都可以的 那种,其实李问的心里倒是有几个想法,等明年倒是可以一试。
爷俩个在客厅里坐了好一会,谁也没有说话。
孙怡看着这爷俩个,不由的就笑了。
李问见他阿娘在笑,扭头m了他阿爹一眼,说道,“阿爹,咱们不急,慢慢来 吧,等明年开春后再说。”
一听儿子这话,李山谷就知道儿子的心里肯定是有主意的了。
父子两个四目相对,李问看着他爹倒也没说有什么主意。
天气一天冷过一天,人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厚了,好在家里盖的新房子,寒风 吹不进去里面。
冬天读书的日子是最苦逼的,每天一早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这极度的 考验人的意志力。他明明都已经毕业了,为嘛还要过上这种苦逼的读书日子?有时 候李问也很想罢工不读了。
但是没办法,他还是得在每天一早就爬起来去出门,去书院读书。
在一个寒夜里,外面悄然的下起了小雪,等到第二天的人起床打开门,看到外 面的一片银白,才知道昨儿夜里下雪了。和往年差不多,一到十月就开始下雪了。
这个时候家里的壁炉就派上用场了,家里人还不知道这个炉子有什么用,等到 炉子一烧火,整个屋里都暖起来,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炉子有这么一个用处,一个 个都感到很惊奇。
唯一见怪不怪的只有李问了。
这几日眼见着媳妇不大对劲,李山谷听着阿娘说媳妇可能是要生了,这个细心 的汉子就到镇上去请了接生的稳婆过来家里住着,怕不知道媳妇的肚子是什么时候 会生,就不用跑到外面去找稳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