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月到六月,大半个大成的许多地区都在下雨。
最严重的要数南边的地区,南边好几个省都在大范围降雨,持续的大暴雨,雨 量骤增导致河水上涨,大河决堤,冲上来的大水一夜之间淹没了无数房屋和良田无 数,许多人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的丧命于这场水患当中。
天灾人祸,谁也无法与老天爷抗衡,受苦的到底还是老百姓。
京城
“ pp ”
一匹快马跑在京城的街道上,道路两侧的百姓都纷纷的让开路。快马行过,马 蹄落下,溅起了地上的水,骑在马上的士兵把折子送到了京中。
折子经过一层层的上递,上传到了御书房的案桌上。
坐在御书房中的皇帝打开了折子,一目十行快速的览过,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南边发生了水患,淹没了三个省十几个地区,数万倾的良田和无数的村庄,死了许 多的百姓。
下面的官员见灾情无法控制,才上了折子送进京城。
皇帝连夜召几位朝中大臣入宫商议如何赈灾之事,把折子送到几位大臣们的面 前,皇帝问道,“你们都说说,这事是要怎么办?”
每到这个时候,一个个大臣们都低着头,站在那里不说话了。
南边水灾,自是要开仓赈灾啊!
但是没有敢开口说这个话,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知道朝廷没有钱,国库空虚, 朝廷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和银两来赈灾。这些大臣们的肚子里的肠子都是拐好几个 弯的,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着其中的一些曲曲道道。
此时是说多错多,万一皇上把此等差事交给他们去办,是推脱还是去做?这种 吃力不讨好的苦差这些大臣们是不会抢着去做的,能舒舒服服的留在京中当大官, 谁还想跑到南边去赈灾啊。
还不如等着别人开口,看看别人怎么说,他们再开口也不迟。
“怎么,都哑巴了?朕一问你们什么话,你们就一个个无话可说,朕要不问你 们,你们一个个都抢着站出来说个没完没了。”皇帝看着一个个不说话的大臣,这 就是他的大臣,一到关键时候,一个个都闷不吭声了。
“臣等罪该万死!” 一见皇上生气,几个大臣都一直的跪下来请罪。
皇帝的面色不太好,看着跪在面前的几个臣子,说道,“起来吧。朕是让你们 来商议如何赈灾一事,不是让你们来罚跪的。”
“是,臣等谢过皇上。”
但是到底御书房里的皇帝和几位大臣们都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位大臣硬着头皮建议道,“皇上,臣看此事,不如明日早朝议,聚众人之智 ,兴许能有更好的办法。”
这一天皇帝在御书房里发了好大的火,几位大臣出宫的时候一个个都是愁眉苦 脸的。
这天夜里,宫外的皇帝和其余的大臣们很快的就知道了皇帝急匆匆的召几位大 臣入宫所谓何事,几位皇子都找到大臣们到府上去商议此事。
身在东宫的太子杨绍慕只是让下面的人去找了他的伴读过来,书房里还有几位 他府里养的幕僚。比起大皇子杨邵勇和三皇子杨绍康的府上的许多官员们进进出出 ,东宫这里可以说是冷清。
杨绍慕知道大皇子和三皇子他们府里的热闹,只是在心里哼笑了一声,倒也不 在意。
“我看你倒是沉的住气。”赵向毅和太子自小就认识,年幼他还当过太子好几 年的伴读,两个人从小的感情就好。只是他十五岁那年就跑到了边关去当兵,这一 去就是整整五年之久。
若非他到了这个年纪还未成亲,家中母亲不是写信去催促他回来。这一次更是 用了生病为借口让他回来,赵向毅明知这是一个借口,但是他也不得不回来京城。 赵向毅自己也知道,他这一回来,想要走一时间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五年前家中倒是给他说过一门亲事,只是两家的婚事刚定下来,那一位小姐没 多久就因病去世了,有一段时间京中还流传着赵将军府中的大公子命中带煞克妻一 说,再加上赵向毅这几年不在京中,也无人和将军府攀这一门亲事。
不过即便是他的人回来了,赵向毅对自己的婚事也并不关心。
“我要是沉不住气,今日就不是我坐在太子这个位置了。”杨绍慕在他这个伴读的面前从来都是自称“我”,而不是本宫,可见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皇子召集朝中大臣都府上,往好听一点可以说是商议国家大事,往不好听一点 就是结党营私了。大皇子和三皇子这些年是做的越来越出格了,用尽了各种手段笼 络朝中大臣,因而朝中也分成了好几派,有支持太子的、有支持大皇子三皇子,还 有支持董贵妃所出的七皇子的。
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底下的皇子们一个个的心思就多了,大皇子和三皇子 那里的小动作也越来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