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如今的皇帝年老昏庸,还不会因为旁人的几句话就换一个儿子当太子, 只要太子无过,就连他这个皇帝都不能无故撤换太子。但是随着皇帝的日益老去, 儿子们日渐茁壮成长,羽翼丰满,有心思的人就多了。
皇帝首先是一个皇帝,而后才是一个父亲,对于他这些日益长大的儿子们,皇 帝的心中同样的有着忌惮的心。所以这一次太子回来,皇帝除了给予一些物质性的 奖赏之外,实际上给予的东西并不多。
杨绍慕明白他父皇的心思,所以回来京城之后,杨绍慕比从前更是低调行事。 他这个太子现在要防的不止是他的兄弟们,还要让他的父皇,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帝 王对他这个太子打消顾虑,不会让帝王觉得他这个太子有威胁,他才能稳稳的坐在 他这个太子之位上。
一旦他从这个太子的位置上被撤下来,杨绍慕明白他要面对的将会是什么结局 ,若是他一个人就好,但是他的身后还有他的母后以及许多相连的人。
“坐吧,不必行礼了,这里就你我二人。”杨绍慕见赵向毅要行礼,抬抬手让 人不必多礼了,杨绍慕在位置上坐下来,喝了一口热茶,才是觉得暖和了些。
赵向毅跟着在一旁的位置坐了下来,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张放到桌子上。杨绍慕 拿起来看了一眼,哼笑了一声,“老大这是自己作死,谁也拦不住他。”
他们说的是大皇子,大皇子敛财无度,平洲贪官一案就和大皇子脱不了干系, 就是不知道他那一位父皇会如何处理这件事了。
平洲死了那么多的百姓,就因为这一群贪官所造成的,百姓又何其无辜了! 一 想到平洲浮尸遍野的画面,杨绍慕的心里就有一团火在烧,还觉得此次抓的几个贪 官污吏抓的少了,可惜不能把这些人连根拔起。
“这个事你打算怎么办?”赵向毅问道。
杨绍慕哼笑了一声,说道,“不用等我们动手,有的是人动他。”他那几个兄 弟,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此次回来已经够惹眼了,杨绍慕不想引起他那一位好 父皇的太多注意,此时他们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赵向毅点点头,他明白。
这一年的冬天比往年还要早一些,不止是京城的雪下的大,边关更是寒冷,边 关数十万将士,这几年朝廷拨给边关的粮饷是越来越少,将士们的日子不好过,底 下的士兵们的日子更是难过。
如今边关的局势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会有外敌来袭,可惜身在京中的皇帝过 着好日子,不能真切的体会到边关的将士们过的日子是多苦。
屋里的两个人提起边关的一些事情。
也许帝王的心里都明白,只是帝王的的顾忌也多,帝王的一些心思并不难测。
没几日,朝中有就大臣弹劾大皇子的折子。
在御书房中,皇帝把折子扔到了大皇子的脚边,“你看看,你看看,都是你干 的什么好事。”
大皇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着认错,“父皇啊,儿臣知道错了,是儿臣没有 管束好下面的人。儿臣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啊,是底下的人冒着儿臣的名义做下的这 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父皇啊,儿臣冤枉啊……”
“哼,你还冤枉了!”皇帝一脚踹开了儿子,看着跪在地上痛哭流泪的儿子。
大皇子一口一句知道错了,但是这错又不是他犯的,是底下的人干的事。是, 他这个主子有错,但是错也是错在没有管束好下面的人,才会酿成大错。
身在皇家,哪怕是他们真的错了,也不是主子们的错,只会是底下人的错。皇 帝包庇儿子,不可能把那么大的罪名扣在自己的儿子头上。
大皇子是皇帝的长子,皇帝对这个长子寄予过厚望,哪怕是这个儿子多次让他 这个父皇失望了,皇帝到底是不舍得真的折去了这个儿子的羽翼。在证据不足,更 是在皇帝的有心包庇之下,皇帝只是扣了大皇子一个小小的御下不严的罪名,对大 皇子小小的惩戒了一番。
至于押送回来京城的几个大官,全部都判了死刑,全部的家产充公,推出午门 斩首了……
这个事就翻篇了。
第四十二章 青布
在入冬之前,庄子那边的纺织作坊就建立起来了,正好这个时候地里的粮食都 收起来了,空余出来的人手全部调到了纺织作坊去做工。
负责作坊的管事看到新回来的织布机,还有点不明白这些织布机和以前的织布 机有什么不同。等到亲眼看到织娘操控织布机,织出来的布匹又快又好,管事才发 现了这些织布机的妙处。
管事是个精明的,他意识到了这些东西的不同之后,立刻地就加强了作坊内的 管理,以防有人把这些东西泄露出去。同时给老爷的府上送去了最新的消息。
在知道纺织作坊那里出织出布了后,李问的屁股就坐不住了,把手上的书一合 ,直接往外就走,喊道,“走,我们也去瞧瞧。“
他这段时间一心扑在读书上,完全就忘记了庄子那边的事情了。
“少爷,少爷欸……“李童跟着在后面追,读书重要啊,就一匹布有什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