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不过他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李问不是一个见好就收的,而 是顺着杆子往上爬,顺势的提出了建立商业部的事情,“商业部,顾名思义,就是 专门管理和协调商业发展的一个部门……”这后面还有关于商业部的职能,以及职 责等等的一些。

不过关于后面的这一些,李问只是跟皇帝那里详细的谈了,首先是要得到皇帝 的肯定和支持才行,让皇帝知道成立这么一个部门能带来什么好处。

至于朝中的这些大臣们能不能理解是其次,只要他们不拦着他就行了。

还有一个最重点的就是,“……商业部独立于六部之外,不受六部的管理。” 李问提出了商业部独立于六部之外,不然商业部是要归为户部下面的,他肯定不想

辛辛苦苦为他人做嫁衣。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如今整个大成的各大机构里面有 各种的问题牵扯不清,哪怕是刚大换血的户部,里面还有很多藏污纳垢的地方,不 容易去改变的东西。

与其去改变这些已有的部门,还不如重新成立一个新的部门,麻烦和困难反倒 是要比较少一些。

他一提出商业部独立于六部之外,就造到了许多官员的反对。

不同意,行啊,那就继续提土地改革的方案吧。

这些年纪大经不起折腾的大臣们被李问气的差点没吐血,行行行,只要不提土 地改革,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第一百六六章 得到批准

没了大臣们的阻挠,昭宗皇帝就顺理成章的批准李问提出建立商业部的提案, “李问听旨……朕命你一力筹建商业部,日后商业部的一切相关事宜都交由你处理 。商业部成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机构,不受六部的管辖和制约,日后商业部的一切 事宜都由你直接向朕汇报……钦此。”

“臣领旨。”李问跪在地上,内心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当然,面上是不能表现

出来。

不枉他这段时间又是遭人白眼又是遭人刺杀了,成立商业部的事情比他想象中 的还要顺利。

这等于是商业部独立于六部之外,跳过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日后他想做什么 事情,只要搞定皇帝就行了,中间就可以少去许多阻拦和麻烦,这怎么能不让他开 心呢?

董相看着跪在地上领旨的李问,等等?他是不是错算了什么东西了?

脑子闪过一个可能,原来他们这些人都被这个小子骗了!连他都差点被这小子 蒙过了,好你个李问啊!他们还在自以为压了这小子一筹而高兴,没想到所有人都 忽略了这小子最真实想要做的事情了。

怕是这小子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土地改革上,而就是想搞这个商业部,绕 了一个大弯,摆了他们所有人一道。

看这样子,皇上那里肯定是事先就知道了。

就不知,李问想搞这个商业部是到底是想做什么,看来等回去他要好好的查一 查了。这个小子,还真不能小看了,一个不注意,总给他搞出一点事情来,看来是 他大意了。

朝中的一些大臣们都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都在为李问放弃了土地改革的 事情松了一口气,只要这小子不提土地改革,他要改什么就改什么。这里面大多数 的官员都对商贾之事看不上,自然没有人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觉得李问是闲着没 事干,整日都想搞事。

“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了,退朝罢。”

昭宗皇帝摆摆手,想来后面一段时间他的耳根能清净一点了。但愿李问不会让 他失望吧,皇上收回了看向李问的目光,起了身,在百官的恭送声中带着太监宫女 们离去了。

今曰的事正好验证了杨绍慕心里的猜测,他早两日就猜到了李问的目的可能并 不是在这土地改革上,不然他不会每日只是来同这些官员们打打嘴仗,什么事都不 做。以他对李问的了解,李问不可能做没有用的事情,既然他这么做,肯定就是有 他的目的。

后面听到李问提出商业改革,杨绍慕就明白李问为何会如此行事了,倒是聪明 ,这样一来,朝中的大臣们就不会太去阻拦他了。如果他一开始提的是商业改革, 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顺利,必然是会遇到大臣们的百般阻拦。

不同于一些大臣们瞧不起商人,看不上商业,杨绍慕对此倒是有些不一样的看 法,若不是有这些商人,各地的货物也不会流通买卖,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平常用 的瓷器茶具,哪一样不是经过商人的手才到他们的手上来的?就是因为有了商人, 他们的日常生活才会如此便利。

京都的繁华热闹,少不了这些商人们带来的商品货物的缘故。

所以对于李问提议商业改革,发展商业这件事,杨绍慕的心里是持赞同的想法 的。就不知李问在后面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对此他的心里倒是有点期待了。

四皇子杨绍简多看了李问一眼,嘴角勾起一点浅浅的笑意,倒是越来越有趣了

散了朝后,官员们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去。

今曰总算没有像前面几日下朝那样,这些官员们见了他都恨不得往他吐上一口 口水才走了。李问顺手理了下衣摆,他的膝盖上戴着护膝,他让迎春给他缝制了好 几个护膝,每日出门就戴着出来,有衣服盖着,别人不撩起他的衣摆都看不出来。

目的达到,心情好,见了人他都是一脸笑眯眯的,这些官员们见了他尽管说不 上态度热络,但是也没有再冷着一张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