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这几年各地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朝廷是个什么情况,傅易寒的心里也有数。一 旦打仗,受苦的还是百姓,他实在是不愿意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这个时候要是皇 上有什么情况,京城那里必须的是要控制好局面,不要给胡人可乘之机。

心里是百般忧愁和担心,傅易寒让人送上来笔墨纸砚,男人给他研墨。

手上执起笔,略微思索了下,笔尖落到纸上,傅易寒给远在京城的学生回信。 待到信写好了之后,他把信给了府上的管家,让管家派人送去京城。

管家接了信,又是匆匆的出去,托熟人把信送往京城去。

家里接到京城来的信,信中说小儿要回来。算着时间,小儿应该差不多是在这 几天能回到南阳府,李山谷这个亲爹就按耐不住的带了人,亲自到南阳去接小儿。

到南阳来,李山谷还顺便视察了这边的铺子,这些年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生 意已经是做到了南阳来,在南阳这里有好几家铺面。因着大儿子的关系,他们的生 意一路做下来都很顺利,不过李山谷倒没有以儿子的名意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反 而是更加的低调行事。

在南阳等了两天,李山谷才见小儿子。

“阿爹。”李浩鹏见到阿爹,还是没忍住的扑到了阿爹的怀里去,呜呜的说着 对阿爹和阿娘的想念。李山谷拍了一把小儿的脑袋,眼眶有些发热,点头说道,“ 长高了,长大了,好,好……你阿娘和阿奶一直在念着你,知道你回来,他们都很 會兴〇,,

“好了,好了。”大手拍了两把小儿的头,浓浓的父爱不言于表。

小孩儿才从阿爹的怀里抬起头来,擦了擦有点泛红的眼睛,李山谷揉了两把小 儿的脑袋,脸上露出了笑意。

“大伯。”李瑾婉上前’喊了一声大伯。

“嗯,四丫头一起回来了啊,你阿奶和大娘知道你回来,都念叨着你。”李山 谷知道大儿子在京城当官不能回来,和小儿子一起回来的还有小侄女,站在小侄女 身边的还有一个青年与一个同他儿子年纪差不多的小子。

白羽主动的上前向大人的父亲问好,李瑾婉坦诚了她与白羽定亲了的事,心里 有点志jS不安。

李山谷的视线在两人的身上转了一圈,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并没有多说什么,

“你们路上回来也累了,我在客找订了房间,大家先到客栈去梳洗吃点东西。有什 么话,咱们稍后再说吧。”

“是,大伯。”

大家上了马车,往订下的客找过去。

到了客栈,大家梳洗换了衣服下楼,吃了些东西后,一行人上到客找楼上的房 间。

李山谷坐在他的房间里面见几个小辈,两个小子坐在他的身边,侄女和青年站 在他的面前,与他说清楚他们定亲的事,还把儿子亲手写的信交给了他。让小儿子 把信念给他听,信中大儿子告诉他,这是他为两人订下的亲事,李山谷因此也没有 为难两个小辈的意思,“行吧,等回去了,这件事好好与你阿娘和爹娘们说清楚就 是了。”

“谢大伯。”有大伯的话,李瑾婉担着的心才放下了。

在客栈里休息了一个晚上,他们没有在南阳多做停留,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就 坐上了途径清平镇的大船,往清平镇回去了。大船行了四五日才回到清平镇,从镇 上转马车回去村子里。

这些年李山谷一家人一直都是住在李家村,并未搬到镇上去住。

倒是因为李家村的几个大作坊,外地的商人都到清平镇来买货,码头上的船只 往来,络绎不绝。如今村子里的货物都是像运到镇上的铺子来,商人到镇上的铺子 卖货即可,不用再进入到村子里面去。李家村自从建起了围墙之后,没有村子里的 村民带路,外人一律都不得进入李家村。

如今在清平镇下面的几个村子,李家村俨然已经成了最为富裕的一条村庄,外 村有闺女的人家,都想把女儿嫁到李家村去,所以如今村中未婚的小子都成了外头

大家争相抢之,炙手可热的女婿。而村子里的姑娘也不愁嫁,只要不是名声不好的 ,都有大把的人等着求娶。

从镇上进去村子的大道平坦宽敞。

白羽是第一次到他们大人的故乡来,原本他还以为这里只是一条普通的村庄, 等到坐上进村的马车,见到外面宽敞的道路,道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回到熟 悉的地方,李浩鹏趴在窗口,喋喋不休的给好朋友介绍他们的家乡,两个小孩的脑 袋凑在一起,叽里咕噜的,一路上话都没停下来。

马车进到村子,村口守门的汉子见到是他们村长带着小公子回来了,开了村门 让马车进去,一行几辆马车往村子里面进去。

现在村子里的人见到马车进来,已经不会有一大堆人跑去围观了。

不过知道是村长带着去京城读书的小公子回来,大家纷纷都在议论此事,自从 他们李家村出了一个状元之后,整个村子都变得不一样了,如今他们走出去外面, 一说起他们是李家村的人,外村的人都露出一脸羡慕的表情,这让不少的村民的心 里都感到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