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 146 章

最关键的是,这道菜不要钱啊!

天生就携带了“省钱基因”的江小满,打从懂事起,就在自己家到村里这条路上,拎着小锄头,这里种一点,那里栽一点。

现在,从山下村子到江小满家这一路,沿途的路边上、沟渠边,已经长满了马齿苋、蒲公英、水芹菜、折耳根、野葱、野蒜、野苋菜、香椿、野百合等农村比较常见的野菜。

就连凉粉果、野山楂、花椒树这些都种了不少。

小时候的江小满想法很单纯,他就是觉得每年到了季节,漫山遍野的找野菜很辛苦,还不如把它们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最好还是他能经常路过的地方。

这样找起来方便,而且什么时候能吃,一眼就能看得到。

当时他爹江有粮听了哈哈大笑,告诉他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合适的地方。而且山里那么多种类的野菜,就算把他家菜园子全种上,那也不够哇!

谁能想到他儿子脑子居然这么好使,他直接化整为零,就用他上小学的那几年时间,一点点的开荒、撒种、移栽根茎。

把他家到村里这条路,变成了一条长满野菜的山路……

不得不说,这孩子能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连辅导书都舍不得买两本,还能打败县里那么多竞争者考上大学,跟他这聪明的小脑袋瓜是绝对分不开的。

江小满这边刚摘了三把折耳根嫩芽,那边的视频也看完了。

看着孙哲远和村干部们面色潮红、恨不得立刻扛起锄头开荒种皇菊的样子,他知道,这事儿应该算是成了。

果然,接下来的路上,村干部们和孙哲远一边赶路,一边热情交流着郎山村这边到底能不能发展皇菊种植。

村干部们自然是向着自己村里的,纷纷夸口说他们村偏是偏了点,但水土丰饶,就连野生的灵芝红菇什么的都长得很好,更何况扔在野地里都能活的菊花苗呢?

孙哲远对种地没啥经验,但对于怎么申报项目补贴,这可是他的专长!当即提出让村里配合他,先把这个项目补贴给申请下来。

万事开头难,只有先扶持江小满他们走出这第一步,让这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赚到了钱,到时候不用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老百姓难道自己不想赚钱吗?

聊着聊着,众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江小满家老宅的位置。

也就是唐新岚投资的禅修民宿这里。

“嚯!这房子修得气派啊!小满,这是你家吗?”孙哲远吓了一跳。

“孙主任,您也太高看我啦,我家哪有这个条件?这是双湾镇那边的唐总在这里投资的禅修民宿。”

“原来是她……我在新闻上看到过,怪不得!”孙哲远羡慕极了,这就是真正的土豪啊,想投资就投资,都不用找镇上申请补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