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 206 章

郎英居然要和山岩那个小徒弟庆山再婚了?

而且还是庆山入赘到郎英家里?

这个消息简直比春节倒计时还要劲爆!

如果他们郎山村也有个热搜榜的话,这会儿,“郎英再婚”这个话题后面,估计已经缀上一个“爆”字了。

紧跟在后面的,必然就是“庆山入赘”这个话题。

总之,无论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足够劲爆的。

不过这一次,却再没有人说什么“二婚的郎英配不上没结过婚的庆山”了。

那可是他们村第一个演过电视剧的女明星!

而且还不止演了一个,眼下还有一个呢!

听说就拍这么一个月,郎英就能拿到十万块钱片酬!

这么能赚钱,能娶到郎英,已经不能简单说是娶媳妇了,这特么简直就是娶了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好吗?

现在想想,搞不好郎英本来就是个财运特别旺的女人,只是因为头婚的时候不小心嫁给了江二明这个穷鬼转世的扫把星,所以才被连累得过了好些年的苦日子。

没看到郎英自从和江二明离婚之后,整个人的财运一下子就好起来了吗?

如今看来,这个庆山也是个有福气的,能娶到郎英这个财神爷转世的老婆,唉!怎么他们家就没这个福气呢?

这个堪称劲爆的八卦,足足在村里热闹了好几天,才被另一个好消息取代了——

他们郎山村的江有粮老汉,居然被县里认证为郎山竹雕非遗文化传承人了!

这、这什么非遗文化,村里人虽然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但县里送来的那个金灿灿的牌匾他们都看到了哇!

那上面可是盖了县政府的章呐!

听说有了这块牌子,往后这江有粮每个月都能从国家领一千块钱工资,活多久领多久!

这、这岂不是比乡镇干部这个铁饭碗还要铁?

就算是家里有两个儿子,也未必会给你每个月准时打五百块养老钱吧?

老一辈都说养儿防老,可看看人家江有粮,有了这竹雕的手艺,国家给他养老!

一时间,虽然江有粮还没宣布他要收徒弟,四里八乡已经有不少家里子女念书不行的,跑过来问他要不要收徒弟了。

虽然说进厂打工赚的确实比做手艺多,但打工都是吃青春饭的啊,年纪大了,厂里就不要你了,到时候没有退休金,还不是回老家吃洋芋?

不像这竹雕手艺,只要有了国家认证,是那个什么传承人,每个月旱涝保收都有一千块钱。

这可是关系到自家儿女一辈子的饭碗!

村里人立刻便忘了八卦郎英再婚的事情,转而对江有粮的竹雕手艺津津乐道起来,还有好多人跑到江有粮家里去,看国家给他发的牌子,看他做的竹雕摆件,看他的竹雕工具……恨不得自己来找江有粮拜师学艺!

可是,听到江有粮的收徒要求之后,大多数人都退缩了。

国家并不是钱多的花不完,随便谁来学几天手艺,就能拿一辈子的补贴,县非遗中心也是有要求的。

首先就是登记在册,报名了,就要老老实实跟着江有粮学习两年的竹雕基本功,而且每半年还要参加一次县里的考核。

连续两次考核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书,也没办法成为非遗传承人了。

其次就是有个打卡系统,为了防止有人作弊,又或者传承人自己作弊骗取政府补贴,报名参加传承人培训班的,必须在固定的学习时间上传打卡信息。

单是这两条,就筛掉了大部分想投机取巧的。

即便能做到以上两条,想要顺利成为官方认证的传承人,还要参与县里组织的考证,要有独立完成指定竹雕作品的能力,对于没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来说,就算你老老实实完成了所有培训课程,拿不出自己的作品,那也白瞎!

就像很多科班出身的导演和演员,文化课学的再牛逼,演技浮夸、执导出来的作品辣眼睛,某瓣评分击穿谷底,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哪怕你考个博士出来呢,那也没啥卵用。

“竹雕跟竹编不一样,对基本功要求很高,当年我也是跟着师父足足磨了三年,基本功才算出师的,然后从竹筒、小摆件一点点做起来,能做大件的,基本上都是学了七、八年的。”江有粮耐心跟想要拜师的人解释了一下。

众人听完这番话,脸都青了。

还要学七、八年,才能拿到每个月一千块钱的补贴?

我还不如找个小区当保安呢,起码每个月也有三四千块钱。

哦,差点忘了,学徒工没资格拿补贴,学艺期间,他们还得倒贴oo

再看看江有粮那双苍老变形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