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第 217 章

俩人一商量,决定先来探探江小满的口风。

毕竟不是一个村的,江小满是郎山村的人,做生意肯定要先照顾到本村人,可要是本村的茶叶不够,外村能不能一起跟着做呢?

山春花的娘家就有几亩地的茶树,不过都抛荒了,她男人郎德志家也有几亩地的老茶树。

夫妻俩想着,要是江小满这边的门路能走通,就把两家的茶园都并到一起,带着娘家人一起赚钱,到时候就把养鸡场给关了。

江小满一听,顿时乐了。

这不是正巧吗?他要替镇上宣传“茶园重启计划”,山春花他们想要把自己村子里的废弃茶园也拉到茶叶厂的签约农户里,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春花嫂子,走,先带我去看看你们家的老茶树,对了,我能拍个视频吗?”

“能啊,随便拍!我跟你说,我娘家的老茶树,虽然好多年没管了,长得可真好,我跟你德志哥每年都回去摘点新茶自己留着吃,味道可比外头买的绿茶香多了。”

江小满听了一会儿,心里也忍不住酸了:听说这批老茶树,还是山春花的爷爷那一辈种起来的,算下来,这些茶树也差不多将近百岁高龄了。

百年老茶树长出来的茶叶,它能不香吗?

真是暴殄天物啊!!!

山春花的娘家离他们镇上还挺远,听说祖上和老山坳子那边还有亲戚关系,也是山民的一支,这里地广人稀,几乎每家都占据着12个山头,江小满叫上山岩,开着茶叶合作社的小货车,从自家小卖部拿了两瓶酒、一箱方便面之类的带上,车子开了四十多分钟才到了山春花家里。

本来以为还要爬山的,没想到这几年山民下山,山春花娘家也在山下盖了房子,车子居然一路开到了她家门口!

这样也好,交通方便,以后茶叶运输成本也能降低很多。

山春花的娘家人大概也久闻江小满这个“财神爷”的名头,听说大姐带了财神爷来他们村考察,不光是山春花的弟弟妹妹们,就连村长都亲自跑来了。

江小满把相机架在一边,一面喝茶,一面和村里人了解老茶园的情况。

让他和山岩都没想到的是,这居然还是一片有故事的老茶园。

听村里的老人说,当年打仗那会儿,曾经有一支队伍被围剿进了深山,当地山民为了保护他们,就把人藏在了老山深处,虽然当时老百姓生活也异常艰难,但大家勒紧了裤腰带,进山采茶卖茶砖,四处筹钱买粮给山里送进去,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替国家保存了珍贵的火种。

战士们看在眼里,当时也没其他办法报答这些老乡,部队领导大手一挥,决定原地开荒,帮老乡们开荒种茶叶、种苞谷,自给自足的同时,也为这一片的山民们,留下了一块又一块人工栽培的茶树林。

据说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战士们没有趁手的农具,大家就约定好,每人划出一块山林,自己开荒、肥地、去山里找野生的小茶苗移栽过来。

就这样,楞是靠着一双双手,开辟出了一块又一块大小不等的茶园。

不过后来,因为山下形势好转,没等这些茶树丰收,战士们就下山继续参加战斗了。只留下一片片茶树,证明这里曾经生活过一群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听我爷爷说,当年他家里就住着好几个战士呢,那时候还闹出过笑话呢,因为开荒种茶树的太多了,附近野生的小茶苗都被抢光了,后来茶树苗不够,战士们还找我爷爷借了锯子,从我家的老茶树上砍了茶树枝,自己繁殖茶树苗,听说战士里面还有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大才子,这技术就是他教给战士们的。”山春花回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