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 221 章

刚摘回来的毛豆,剪掉头尾,和新鲜花生一起,煮一大锅花毛一体,拿来做饭后点心正合适。

这一篮子花生还是郎英给他的,郎英的房子那边靠近大河,沙地多,拿来种花生正好,产量比他们种在山里多得多,花生米结得也多。

说来也是奇怪,江二明那一家子好像真是全员衰人,郎英嫁到他们家,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每天不是在倒霉,就是在倒霉的路上。

可自从她和江二明离了婚,被赶出江家,好像一下子村里什么好事都找上门来了。就拿当初江家为了打发她们母女三个,分给她们的这个老房子来说,之前送村里人做牛棚,人家还嫌地方远了呢。

正是因为离村里的核心地段有点远,周围地方也大,郎英和庆山结婚后,夫妻俩索性把房子附近没人要的荒地都开垦了出来,种上了花生、番薯、黄豆之类的。

要是搁在以前,那些花生黄豆都不值钱,可现在不一样了啊!

有了江小满这个“点石成金”的小财神,教村民们把自己家种出来的黄豆花生做成本地特产的小零食,什么香辣笋丝花生啦,什么开胃酸笋毛豆啦,网店销售量,那是一个比一个火爆,常年持续断货,粉丝抢货全靠手速。

这下村里人背地里可有得八卦了。

声音最大的就是“江二明一家都是扫把星”,不然为什么郎英在他们家的时候过的猪狗不如,一跟江二明离婚,那好运蹭蹭的往她身上扑?

别的不说,就说江家老宅这片沙地吧,往年打渔的都不往这边走,嫌弃沙土太松,坏了他的船,谁知道郎英住过来之后,这里一下子就成了风水宝地!

单说她和庆山俩人开出来的那些荒地,种花生长得比庄稼地里还好,黄豆秧也笔直笔直的,沙地红薯虽然今年还没长出来,但光看那一大片绿油油的红薯藤就知道,今年这收成必然是不差的!

还有更离谱的,继“江二明是个扫把星”之后,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表示,庆山一定是个命里带福的,不然为什么自从他入赘到郎英家里之后,原本就是个农村妇女的郎英,现在连合作社都开起来了呢?还自己当了老板!

这都是因为“娶”了个好丈夫啊!

因为这个,现在村里的已婚女人们,对于离婚这件事情,也没有以前那么惧怕了。

毕竟现成的逆袭范本就摆在眼皮子底下呢。

看看人家郎英,甩脱了江二明这个扫把星之后,非但找了庆山这个年轻俊秀的小赘婿,还当上了合作社的总经理,可见女人这辈子过得好还是不好,并不在于男人,遇到错的就及时散伙,趁着年轻,兴许还能更上一层楼呢?

不过,八卦听听就算了,郎英家今年新下来的花生是真的好!别人家的花生,这个季节估计才刚长出花生米呢,郎英家的已经可以吃了,而且很多都是一个花生四颗花生米,特别饱满!

饭菜都准备好了,江小满擦了擦手,跑到上面喊人下来吃饭。

楼上的小客厅,一帮人正席地而坐,热烈讨论着郎山小学今后的发展规划。

单纯靠财政拨款肯定是不行的。

先不说他们所在的县也是刚脱贫没几年,根本没有那么多经费砸在教育上。

就说郎山小学自己吧,本身就是一个原本就该被裁撤的乡村小学,当初能幸运地躲过裁撤,也是因为山里很多人家承担不起去镇上住读的费用,如果不保留郎山小学的话,这一片的失学儿童剧增,那县里压力不是更大?

不过,县里指望不上,不是还有他们吗?

这次来的粉丝里面,有一个是在投行工作的妹子,这个妹子别看年纪不大,这方面却很专业,她提议江百川以学校的名义,成立一个公益助学基金会。

“现在很多投资人都有通过公益慈善事业合理避税的习惯,这样既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税收方面也能享受到抵扣,做我们这一行的,也经常接触到有这类需求的客户,江校长如果成立公益助学基金会的话,我这边可以帮忙联系一些热心慈善事业的客户。”妹子笑眯眯地表示。

还有的粉丝表示,学校人手不足的话,其实还可以设立一些公益性的岗位。毕竟网上也有不少像他这样每个月除了收租那几天,其他时间都无所事事的拆二代、富二代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大家轮流到学校来做义工呢,还能顺便感受一下乡村生活。

公益岗位江百川还要了解一下,不过,今年暑假的兴趣班,他是打算继续办下去的。

去年因为他们办的暑期兴趣班,孩子们学到不少平时上课学不到的东西不说,更重要的是,整个暑假,一例安全事故都没有发生!

要知道,往年暑假,他们镇上哪年不发生几次儿童溺水或者其他事故啊?

农村的孩子不像城里看得那么严,家长忙着干活,就让孩子自己漫山遍野的去玩,去年暑假,镇上就有一个村的堂兄弟几个下河玩水,结果下去7个,最后只上来了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