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 223 章

她店里的野山菌酱卖的特别好,但就像小满说的那样,要想支撑起一个合作社,不光销量要上去,原材料供应也要跟得上,而且这两条腿要一起走,瘸了哪一条都可能拖垮合作社。

所以,接下来她要做的,不光是鼓励更多乡亲们加入野山菌种植合作社,确保加工厂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还要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还有什么比参加综艺节目更好的推广机会呢?

而且还是免费的。

小满说了,那位制片人跟他说,这档节目是电视台打算拿去冲奖的主旋律节目,为了表示节目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支持,到时候所有出镜的郎山土特产,节目都是不收取任何植入广告费用的。

听说仅仅是广告费这一块,节目组就要损失好几千万。

这不就等于电视台花了几千万给他们郎山的土特产打广告?

这么好的机会,郎英要是没有牢牢抓住,以后想起来这件事,怕是要懊悔得半夜都睡不着了。

镇上,孙哲远接到江小满的电话,说j省电视台的姜主任,想找镇上的领导谈谈一起合作一档综艺节目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怜的孙主任!第一反应竟然就是——

“我我我、小满,咱们郎山镇财政拿不出那么多赞助费啊!!!”

心动是非常心动的。

但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这种省级电视台重金打造的王牌节目,竞争会有多激烈!

信不信姜主任这个消息一放出去,全国各地多的是不差钱的乡镇砸钱也要把节目组给请过去?

至于他们郎山镇……砸钱是不可能砸钱的,他们甚至连端午节也没钱发,每人只发了一箱本地产的粽子。

“放心吧!咱们镇上什么条件,人家电视台能不知道?”江小满隔着电话冲孙主任翻了个白眼,“不会找镇上要钱的,就是听说这个综艺节目拍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要找当地借场地搭建一些临时建筑物,还有解决一下工作人员的吃住问题,需要请镇里协助一下。”

“不过也不会让地方政府白帮忙,姜主任说,到时候会在节目鸣谢单位里,给咱们郎山镇加个名字……”

“你等等!我要去找书记汇报一下!”孙哲远突然把电话给挂断了。

郎山镇党委书记陆永明一听有电视台想到他们这里来拍综艺节目,还不要赞助费(这个是重点!),立刻噌的一下站了起来:走!叫上老孔,咱们现在就过去!

这年头还有谁不知“干得好不如唱得好”这个道理吗?

任你政绩做得再好,宣传渠道没打通,网络上查无此人,再多的活儿也是白干!

本来陆永明还在琢磨,今年镇上财政状况好了一点,要不要招聘一个像江小满那个懂什么新媒体宣传的年轻人,把他们镇上的对外宣传给拉扯起来。

没想到喜从天降!

他们这边还没贴出招考信息呢,江小满居然直接给他们拉来了一个对外宣传方面的巨头!

媒体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就像真正的一线大台,瞧不起j省电视台这种准一线电视台,在郎山镇这种连公众号都运营不起来的小乡镇看来,j省电视台那就是高不可攀的皇家公主!

现在公主殿下纡尊降贵,要跟他们联姻?

甭管能不能成,这事儿必须全力以赴地争取到手啊!

那可是出过好几个综艺爆款的准一线电视台!

陆永明他们赶到郎山村的时候,江小满正准备和姜川等人一起去郎英家,姜川听说陆永明是镇上的一把手,顿时肃然起敬,紧走几步上去握住了陆永明的手:“陆书记,没想到镇上对乡村振兴工作这么重视,这都下班时间了,还麻烦几位领导亲自过来指导工作,真是太感谢了!”

好家伙!听听人家这说话的艺术!

江小满恨不得立刻拿出纸笔,把这段话给抄下来。

官方寒暄完毕,两边汇合,陆永明等人把车停在江小满家门口,一起步行进村。

今年的郎山村,明显比往年更加的热闹,好些以前在外面打工的都留在了家里,忙着做蜂桶、捡菌子、采野茶、挖野菜……还有脑子比较灵活的,也学着江小满等人,一边进山挖野菜,一边自己拍视频,虽说没有大火,但蹭到了江小满和江鱼这种大号的热度,也混了几万粉丝,再努力一把,就能自己做分销卖山货了。

此时正是傍晚,村里却到处都在忙碌,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墙头上,都摆着大大的竹匾,里面晒着洋芋片和番薯藤之类的。

“小满,这又是你们合作社搞出来的吧?”陆永明指了指各家门口晒的土特产。

“嘿嘿去年粉丝们就说想尝尝我们这里的洋芋片,还有番薯藤跟泡辣椒做的泡菜了,正好今年的新洋芋都下来了,卖到集市上也卖不了几个钱,我就多管了一回闲事,教我们村里人把新洋芋切片晒成洋芋片,这样卖的价格比新鲜洋芋高一点。”江小满谦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