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第 252 章

一眨眼,又是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了。

和往年一样,郎山镇一到过年前,镇上几乎天天都很热闹,尤其是遇到赶集的时候,简直挤都挤不进去!

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郎山镇,老百姓手里都赚到钱了,买起过年要用到的东西也毫不手软。

辛辛苦苦一整年,谁不是为了过年这几天让家里人过得开心点?

小崽子们想买花炮买零食买玩具?买!

老婆想买两件新衣裳?买!

连衣裳裤子带鞋子,全身都换成新的!

家里老人想换个能跟亲戚面对面聊天(视频聊天)的智能手机?换!

除了盖房子,乡亲们过年花钱可痛快了。

并不是他们不想把自家的老房子推倒重建,而是他们已经从各种途径听到一个消息,据说年后县里就会在距离郎山村不到二里路的地方,新建一个什么产业园,还说到时候村里所有的合作社都会搬到产业园那边去。

这样一来,村里谁家还敢造新房子啊?

虽然嘴上没说,但郎山镇的乡亲们已经敏锐地发现,要想继续挣大钱,就得紧紧跟着江小满这帮人的步伐走!

合作社要搬到产业园?

那他们也可以和村里商量一下,把自家的宅基地换到那边去嘛。

偏一点又怎么了?

以前他们倒是都住在郎山村的“核心地段”,还不是穷得响叮当?

可要是把家安在产业园旁边,那以后产业园要招工,岂不是会优先考虑离得近的村民?

而且住在离产业园近的地方,消息也灵通点。他们自己是没上过大学,也没有江小满脑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赚钱路子,但他们自己不会,可以跟着会的人学啊!

小满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这么干准没错!

打定主意想跟着产业园跑,大家都十分默契地把赚到的钱紧紧捏在手里,一旦年后产业园的事情定下来了,他们就跑去抢占宅基地!

在现在的郎山老百姓眼里,“乡镇中心地段”已经不是什么黄金地段了,离江小满最近的地方才是!

那可是他们郎山的财神爷!

只要紧紧跟着财神爷,哪怕财神爷身上随便抖一抖呢,落下来的金子都够他们全家几代人吃喝不愁了。

远的不说,看看郎英就知道了。

从一个连鸡蛋都舍不得吃的农村妇女,到现在手里握着一个食品厂,一个合作社,谈的都是几十上百万的买卖,听说现在人家一场直播就能卖出去好几百万的货!

那样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几个的农村妇女,就因为跟在江小满身边的时间最早,现在都快混成千万富翁了,乡亲们想到这里就恨不得穿越回去,先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然后连滚带爬地跑去江小满家抱大腿!

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了,他们难道还会错过第二次机会吗?

所有人都默默盯紧了产业园附近的地皮。

只有山岩,带着一帮徒弟们进山割岩蜜的时候,也没闲着,而是顺路和徒弟们把老山坳子附近几个村子都跑了一遍,看到有价格合适的闲置民房就买下来。

现在老山坳子这边的老房子都不值钱,有的人家老宅年久失修,上面的房子都没敢要钱,只要花几千块钱,就能把老房子连着宅基地一起买下来。

山岩不光自己买,还给江小满也买了两个老房子。

“哎呀,我怎么忘了?到时候影视基地建好了,附近村里的房价肯定会炒起来!而且来拍戏的人多了,难道不要住的地方?”江小满懊恼地拍了拍脑袋,先把买房子的钱转给山岩,又琢磨着,等过完年,就让他爹找之前给他家盖房子的包工头,把这两个老房子推倒重建。

这时候就体现出住在偏远山区的好处了,听说很多地方农村宅基地管理特别严,别说一家能多买两个宅基地了,有些子孙后代户口迁出去的,等老人没了,房子塌了,下面的宅基地就会被收走,再也不属于你们家了。

不像他们这边,很多搬出去的人家,老家的房子都塌了也卖不出去,简直就是清仓大甩卖,给个几千块钱就能买到手了。

不过这种事情私下偷偷做就行了,只要不是太过分,乡镇一般都不会管的,属于闷声发大财的民间行为。

江小满也只敢跟着山岩他们偷偷买了两个,准备到时候盖两个民宿,到时候可以接待一些来影视基地游玩的游客,蹭点影视基地的人气,一年挣个几十万总不是问题。

他还有个想法,等百川叔退休之后,其实也可以请他和他爹江有粮一起管着家里的这几间民宿,一来给他们俩找点事情做,二来,他知道百川叔的脾气,不肯花他的钱,自己挣的钱花起来总没什么压力了吧?

山岩和江鱼也不缺钱,这次一口气买了六套民房,到时候山茶三姐妹每人一套,剩下三套他和江鱼留着养老。

镇上的干部们都在忙着给他们的两个项目做材料的时候,江小满本人已经在准备过年了。

今年江百川还是跟他们一起过年。

年二十八,江小满就把快递站大门锁上了,贴上春联,留一把钥匙在江鱼手里,让他帮忙看着点屋子,他就跑回山里过年去了。

回到家,客厅的小火炕已经烧起来了,江有粮正抱着手机窝在炕上刷视频,旁边,敬业的江校长依然在四平八稳的写教案。

每年都是一样的书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每年都要重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