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在三国搞基建 漫愈 1607 字 3个月前

怎么会这样?

士族疯了一样,扔下手里的书,一书架一书架的疾步看过去,竟看到不少世家甚至自家的珍籍孤本像廉价的草鞋一样,密密麻麻的摆了一整排。

想也知道,普通的经义,怎会吸引郭嘉与诸葛亮一连在图书馆泡了好几天呢。

呆怔片刻,士族撩袍子拔腿就往家跑,大事不好了,这事得赶紧回家说与长辈。

书生早已选好书籍在静读呢,被这慌乱的脚步声惊扰,皱眉看向士族,心下很是不满,外县人就是大惊小怪。

郭嘉从图书馆走出,拍着腿笑得前仰后合。

被他一起逮出来的诸葛亮无语的看着他。

郭嘉笑到眼里泛着莹润的泪光,这才略为平息,说道,“走,我们去找元直问问,他是如何把各家的宝贝弄成如此这般的。”

诸葛亮已然猜出缘由,语露崇拜,笃定道, “这定是老师的意思,用谯县的生意利益交换,借书一观,而世家不知印刷之术方才至此。”

郭嘉笑道,“问话不过是个由头,如此乐事,难道不值得浮一大白?”

世家的天然优势,自这图书馆起,会逐渐消失了。

郭嘉一则为寒门子弟乐,二则,为自己乐,他真是找到了明主。

当日他曾言,主公女子的身份恐为士族所弃,无人来投,结果主公一手开科考给寒门晋升之阶,一手图书馆断士族傲世之本。

短时间内,世家凭借家学渊源,还是会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会被逐渐拉平,因为寒门太多,基数太大,总有那么几个会成长起来,而所有成长的寒门,天然的会靠近主公。

长此以往,不说主公,天下掌权者谁还愿意折节去顾虑世家的感受?

刚才那些士族失态奔走,必定也是预见了这样的未来。

所以这人纯粹是心情好,想找人喝酒罢了。

诸葛亮断然拒绝,“先生自己去吧,亮还有册书没看完呢。”

郭嘉眨眼,他这是被小朋友嫌弃了呀,不过他举止随意惯了,并不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笑呵呵的自去寻人饮酒了。

不待世家做出反应,或者说,世家也根本无力做出什么反应改变什么,谯县在谯县公主手里真的太稳了。

武,谯县连西凉骑兵都攻之不下;文,谯县文气已成;商,那得他们求着谯县;民,谯县公主民心在握,甚至因为化肥和曲辕犁,在谯县以外的地方都有不错的名声,得百姓敬重。

第二天,谯县的第一次科考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这一次参加考试的人并不多,就两百多人,所以考场直接布置在政务大楼的各个会议室,从政务广场开始戒严。

参加考试的多是原本的谯县人,他们的生活最先因为陶淘而改善,也见识过谯县初建时对读书人的需求,所以有余力也有意愿供家人读书。

此时政务广场上,送考的人殷切的嘱咐着,尤其谯县本地人更是全家出动,气氛紧张中透着温情,严肃又热闹。

一妇人替丈夫理了理衣襟,两人并未多言,相对而笑,片刻丈夫拍了拍妻子的手臂,转身朝广场走去。

两人看外表很年轻,可行动、相处中却有一种老夫老妻的默契。

科考正式开始了,考生们在各个会议室落座,监考官开始计时,分发试卷。

拿到已印好题目的试卷,外县来的考生心中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然后扫视了一遍题目,都是些简单的经义题,只要略读过几本书的都能答得不错。

再看第二页,也是如此,没将这场科考放在心上的考生,傲气自信的考生,都懒得再去翻第三页第四页的题目,兴致缺缺,不紧不慢的开始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