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我在三国搞基建 漫愈 1609 字 3个月前

白眼狼往往被骂得面红耳赤,掩面而去,毕竟粮种就是陶淘的金身,天下人没人敢说没受陶淘恩惠的,如此几次,即便有人觉得此事必有长公主的手笔,但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说什么。

舆论被导向郭嘉满意的方向。

荀彧由衷的叹道,“奉孝果然锐利!”

郭嘉放下茶杯,张嘴却吐出酒气,“哪里,不过是嘉流连市井,好饮酒罢了。”

流连市井,故对百姓知之甚深;好饮酒,则常能听闻醉酒之人的酒后真言,了解普罗大众的性情。

而献帝和朝臣,哪怕前期一直被董卓欺压,那也是高居庙堂之上,离普通百姓远着呢,而奏折上都是大局,都是光伟正,哪里会写这些人性的阴暗面。

贾诩最近几日老盯着郭嘉,此时终于盯出点苗头了,原来郭嘉最近心情郁结,故没心思偷奸耍滑。

心情郁结吗?贾诩有些明悟。

舆论一面倒的言皇上错了,献帝有点慌,因是他头一次自己做的决定,也不敢再问杨彪等人,只匆匆派人请郭嘉过来。

献帝懦弱惯了,见到罪魁祸首也不敢质问,而是客气的询问道,“怎么民间反应与爱卿奏折中所言大相径庭?”

郭嘉淡定的回道,“百姓愚昧无知,当初科考初行之时,也是一片反对之声,但此举是有利于江山社稷,有利黎民百姓的,陛下从折中数据也能得知。如今百姓不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但等时日稍久,民智开启,必定感念陛下大恩。”

听闻陶淘当初也遭了这么一遭,献帝心思稍定,待郭嘉走后,又听闻医院的王太师醒了,便去医院看望王允。

献帝与王允说了科考之事,没有言是他自己一意孤行,只讲了郭嘉的奏折和民间的反应。

王允半躺在床上,一拍床铺道,“文先糊涂啊。”

见王允误会此举是杨彪所为,献帝也没有解释,只问道,“太师何出此言,那折子上数据条理都极清楚,怎么?”

王允虽然政治格局不大,但对于谁试图染指帝位敏感得很,此时他叹了一口气,道,“别的都不论,陛下,女子仕途若是合情合理合法,百姓习以为常,那女子君王呢?”

献帝一惊,面色霎时变了。

着急请教道,“那如今可如何是好?”

王允看向窗外,榴花似火,在阳光下绿叶间,灿烂又醒目,计上心来,凑到皇帝耳畔低语了几句。

献帝先是一愣,而后面色微微泛红,目光中有隐秘的期待和野心。

献帝点头应下,而后拉着王允的手交待道,“太师好好养病,朕离不得太师。”

皇帝的看重和依赖让王允很受用,躺了好些日子,越发浑浊的眼中闪着光亮,显得浮肿的面目也精神了几分。

目送献帝离去,在华佗办公室的曹操道,“近来无甚大事了,劳烦华神医让太师再多睡几日吧。”

王允再次晕了过去,听说是在知道了陛下一意孤行要男女同考之后。

献帝面上对着杨彪道歉,“看来果真是朕错了。”

心下却有些恼怒,他想到了王允听闻此事,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杨彪等人的主意,这是什么意思呢,在王允的心中,他只是个任人摆弄的傀儡皇帝?

杨彪叹气道,“此事,追悔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