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第四封,这回又多了一个字:瞎胡闹。
二十封奏折,没蘸几次朱砂,竟然全给批完了。何元菱看得目瞪口呆:“皇上,这里头说的事儿,您看清楚了么?”
秦栩君不满:“你还疑心朕?”
说着,递过一本:“你念头一句,看看朕是不是能说出后边的?”
何元菱笑道:“算了算了,奴婢不敢。跟皇上比记性,奴婢这是找罚呢。”
说着,将那本折子接过来,待要合上,眼光瞥过之处,却发现上面写着“江南省”、“阳湖知县束俊才”等字样,不由手中一滞。
秦栩君异常敏感,立刻察觉,问:“怎么了?折子有不妥?”
何元菱赶紧跪下:“皇上恕罪,奴婢不该乱看的。”
秦栩君哪看得过她突然下跪,赶紧将她扶起:“干嘛啊,好好地就跪,快起来说话。”
又道:“朕都叫你念了,有啥看不得的。”
何元菱叹道:“奴婢一眼望去,看到江南省字样,不免触景伤情。”
第102章 句句不离束知县
听何元菱说到江南省,秦栩君已知她手里是哪封奏折。
“江南省今年春天时候,安置了好些隔壁省逃难过来的灾民,说好户部下拨安置钱粮,这事儿没办好,吃了几个大户。阳湖县几位大财主正闹事,闹到朕这里来了。”
何元菱一想,自己倒记得这事。
当时刚刚在县城花溪街置办了宅子,束俊才让颜荣回顾家塘何家老宅将好多笼鸡鸭连夜搬了回来,那一趟,束俊才和颜荣正是去的赈灾的小留镇。
“原来是这事儿。奴婢入宫前,的确听说束知县召集了全县有钱的乡坤财主搞募集。”
秦栩君眼皮微微一抬,瞥一眼何元菱:“国库空虚,的确朝不保夕。这赈灾钱粮得从别的用度里挖出来,还不知道补得上补不上。户部的意思,这些财主乡绅也没少占朝廷的便宜,便是政令压一压,让他们脱层皮,也就过去了。不过,朕想听听何宫女的意见。”
“奴婢……”何元菱有些意外。
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政务,身为宫女,给皇帝出些扫除奸佞的主意是可以的,但如此具体的治国方案,自己是万万不能僭越,胡乱发表什么言论。
秦栩君却像是看透了她的心思,淡淡地道:“朕只是想听听来自民间的声音,不用太刻意了。”
如此一说,何元菱若还抖抖索索,倒显得矫情。
便大大方方道:“他们为何能占朝廷的便宜,该朝廷反省。当初说好由户部拨给,便该言而有信。财主乡绅,的确多有不义之财,却也有老实本分经营的人家,奴婢并不完全赞同劫富济贫,谁也不是该的。”
秦栩君挑眉,显然对这个回答十分意外。
“十个穷人,怕是九个都会赞同劫富济贫,你倒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