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屋漏逢雨

扬锋汉起 宇十六 1892 字 3个月前

有了这些物资人,为了将来更好地统治,长孙肥下令严禁抢掠百姓,甚至发粮赈灾。

率军南下攻打颍川郡,长孙肥下令每日给粟米一升征用役夫,前来应役的百姓超过万人。

七月十七日,长孙肥留下六千兵马守护荥阳,率六千轻骑和八千步卒兵临许昌城。

杨安玄站在许昌北门眺望铺陈在城外的魏军,没想到这么快就与魏国刀兵相见了。

城中守军仅有三千,原本城中的百姓加上从新郑、长社等城迁入的百姓将近十万人,许昌面积足够容纳这些人,但粮食只够支撑两个月。

虽然让新郑、长社的百姓抢收粮食,但故土难离,仍有半数百姓滞留在当地,收获的粮食也不足半数。

孟龙符、蒯恩等人望着城外的魏军跃跃欲试,有过两次战胜秦军的经验,老军对魏军的到来并无惧意。

城中物资还算充足,有上万名青壮帮着守城,麾下将士半数都是精锐,杨安玄对守住许昌城充满信心。

大军安营扎寨,长孙肥在众部将的簇拥下打量许昌城。他是魏皇拓跋珪的亲信,年少时便跟着拓跋珪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魏燕大战,拓跋珪派长孙肥率七千轻骑偷袭中山,缴获燕国马铠二百余套,后中流箭受伤严重。中山平定后,长孙肥因功封爵琅琊公,后调任卫尉卿,改封卢乡公。

此次拓跋珪封其为镇远将军、兖州刺史,便是有意让他占领晋国兖州疆土,将魏国的地盘扩展到黄河南岸,为将来大举南下做准备。

长孙肥年过四旬,面容坚毅,举止从容地扬起马鞭指着许昌城道:“许昌,三国时曹操曾建都于此,愚读史时知晓魏武帝功业,很是仰慕,早有心前来浏历,此次率军南下,也算了多年心愿。”

乙弗部帅代芒笑道:“末将请为先锋夺取许昌城。”

长孙肥道:“代芒,你可知许昌城内是何人在防守?”

代芒不以为然地道:“晋人软弱,末将不用五天便可夺取许昌城。”

长孙肥摇头道:“不可大意,晋人之中亦有强者。秦军两度攻打洛阳皆败,许昌城城坚池深,易守难攻。据愚所知,守城的是两度率军救援洛阳的杨安玄,此子不容小覤。”

铁弗部将领莫突辰道:“仆听离杨安玄之父身死,按晋人的规矩他不应该守孝吗?”

长孙肥笑道:“愚亦不知原由。大概如代芒所说,晋人中没有几个能人,不得不把他召了出来。听闻这个杨安玄勇力过人,愚希望能有机会与之在战场上一战。”

天色渐暗,杨安玄率众将下城,回到城下临时的住所,召集众将议事。

事先有过安排,杨安玄守北门,孟龙符西门,蒯恩东门,阴绩南门,遇险互相支援,组织百姓运送物资的差事交给了司马马广。

大敌当前,温太守跑了,马司马也老实了,乖乖地听从杨安玄调兵遣将,先挨过眼前再说。

杨安玄道:“魏军初至,应该过几天才回攻城。届时赵田会率军前来救援,愚让他带些辎重来。”

孟龙符等人脸现喜色,西平棠溪所铸的刀剑锋利胜过朝庭所发的兵械,洛阳城下秦军就曾领教过,这回轮到魏兵了,只是此事不好在马广面前议论。

“愚还让赵司马带来了四百套马铠。”杨安玄道:“此事不能让魏军知道。”

阴绩点头道:“不错,四百甲骑具装足以冲破魏军阵线,找准时机可大破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