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浔阳结盟

扬锋汉起 宇十六 1694 字 2022-11-17

最后重提儿女亲事,此次殷仲堪为庶子殷本之求亲,迎娶杨佺期庶女杨漓,并答应成亲后,让殷本之随在杨佺期身边为官。

殷仲堪都做到这个地步,杨佺期还能说什么,慨然应诺听从殷仲堪的安排。

安深是荆州法曹参军,殷仲堪觉得虽然把庶子送到杨佺期手中,但有杨安深作为人质,两家又结成亲家,应该无忧矣。

接下来商议桓玄之事,对于是否拉桓玄入伙两人有了分歧。杨佺期自许弘家杨氏之后,身份高贵,而桓玄却认为杨家是兵家子,寒门出身,数次当面折辱杨佺期。并以其父杨亮曾是桓温麾下部将为由,视杨家为其部曲。

杨佺期目露凶光,道:「愚数次劝过殷兄,寻机诛杀桓玄,殷兄生恐荆州生乱而作罢。此次却是个好机会,杀了桓玄,向朝庭上表,推说此次起军皆为桓玄之意,愚相信朝庭必然乐见。」

殷仲堪连连摇头,道:「不妥,桓氏坐镇荆州四十余年,桓玄倚仗父兄之名,声望远在你我之上,他若被诛,荆州立乱,不说荆州百姓会如何,便是这数万大军恐怕立时也要分崩离析,眼下用人之际,绝不能诛杀桓玄。」

除了诛桓玄可能引发动荡外,殷仲堪还存了用桓玄牵制杨佺期的用心,若当真杀了桓玄,说不定杨佺期又变成另一个桓玄,唯有相互牵制才能让他坐得安稳。

兵马掌握在殷仲堪手中,既然他不同意,杨佺期只能作罢。

两人议定后找到桓玄,商议结盟之事,虽然各怀鬼胎,但最终还是达成同盟,推举声望最高的桓玄为盟主。

桓玄有些得意,看来殷仲堪、杨佺期还是识时务,知道当前形势唯有拥立自己才能与朝庭抗衡。……

十月二十三日,三人在浔阳江边设坛歃血为盟,一同拒绝朝廷诏令。随后,联名上疏天子,替王恭伸冤、请诛杀司马尚之与刘牢之,并言殷仲堪无罪,不应降黜。

荆州军从芜湖退走,建康城内一片欢腾,朝庭下旨大赦天下。王府连日欢宴,歌舞不断,司马道子以为胜局已定。此次王、庾、殷三家联军都败在朝庭手中,以后看谁还敢做乱。

待接到殷、桓、杨联名奏书,司马道子召群臣议事,询问荆州虚实,看看能否趁大胜之机,一劳永逸地解决荆州之患。

要说朝中对荆州情况最了解的是御史中丞江绩,他原是南郡相。江绩告诉司马道子荆州有兵马近五万,战船逾千艘,实力不容小覤,若要发兵攻打荆州,胜负不可知。

权衡再三,司马道子决定妥协,再度派殷茂前往浔阳宣旨,「将军依附王恭,朝野忧心如焚,然而既往之事,不宜挂怀。请将军顺从朝廷旨意班师退兵,恢复将军原职,安抚所部,解甲休兵,则内外安宁。」

旨意传至,殷仲堪复任荆州,桓玄的江州和杨佺期的雍州不变,真是皆大欢喜。殷、桓、杨三人欣然遵从诏令,率部返回荆州。

此次三家方镇起兵,最终获益的荆州,王恭身死,庾楷不赦,只得灰溜溜地跟在桓玄身边。

朝庭失了颜面,当然要有背锅侠。御史中丞江绩弹劾左卫将军桓脩,「承受杨佺期之言,交通信命,宣传不尽,以为身计,疑误朝算,请收付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