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忽必烈笑了

忽必烈让人将杜文博请到一旁,立时召集诸多蒙将来商议。</p>

刚才杜文博的话,众人都已经听到,忽必烈便直接问道:“你们以为如何?”</p>

察刺立刻表态,“王爷,此长生天相助啊!我以为只要能够撤过黄河,什么都好说!”</p>

各人以为必死,没想到南宋那边居然要讲和,真是做梦都要笑醒。</p>

忽必烈看向其他人,各人都表示只要能够过河,和谈无所谓。</p>

察刺道:“王爷,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p>

忽必烈眯着眼睛,“本王是在想,这个史嵩之为什么求和?”</p>

他这么一问,各人还真被他问懵了。</p>

忽必烈目光看向杨友,“杨友你是汉人,你看不出什么没?”</p>

杨友看了忽必烈,见他目光中带着期待,显然忽必烈已经猜到史嵩之的心思,于是道:“莫非史嵩之想学秦桧!”</p>

忽必烈一拍大腿,“对喽!宋朝皇帝最怕什么?他们最怕不是我们,而是他们国内掌握兵权的帅臣。因此宋朝可以向辽求和、向西夏求和、向金求和,向我们蒙古求和,他们可以割地赔款,但却容不下狄青,容不下岳飞!”</p>

说到这里,忽必烈抑郁的心情,一扫而空,情不自禁的发笑,“哈哈哈~赵泰那厮打了胜仗又如何,最后只能是岳飞的下场。”</p>

忽必烈心情愉悦,把杨友手里的肉汤接过来,仰头一饮而尽,喝道:“把使者带过来!”</p>

不多时,杜文博被带来,他作揖一礼,微笑道:“王爷考虑如何?”</p>

忽必烈没有笑出声来,沉着脸,“本王与众将商议了一下,决定同意议和。不过,信本王就不写了,本王派一人随你下山,同你们史相的使者,一道去开封与我们大汗谈!”</p>

杜文博想了想,觉得没什么问题,“可以!”</p>

忽必烈遂即叫来一名心腹,附耳低语几句,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跟着宋使去吧!”</p>

杜文博没在山上久留,当即便领着人下山。</p>

忽必烈望着他们消失在黑暗中,不禁仰天笑道:“天不绝我啊!”</p>

众多蒙古将领大多都是文盲,不了解宋朝的历史,所以并不能理解忽必烈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