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凛乡试三十七名,虽然放在大周来看不一定能考上,但贺凛真正认真读书时日尚短,三年后再来一次未必不能中。
再加上季秋阳与贺家关系好,季秋阳作为山东直隶的解元只要不出意外二甲进士铁板钉钉。
恐怕徐家也是想看春闱这两人的结果了。
贺煜想来也知道这事儿,所以苦笑道,“如今我的婚事倒是压在大哥和秋阳肩上了。”
贺凛淡淡的瞥他一眼道,“我若落榜你便打光棍好了。”
贺煜顿时郁闷,“总觉得你不是我亲哥。”
贺凛:“呵。”
从贺家回去后姜靖怡便忙着和季老太准备年货以及年后出行的事了。
如今铺子里的事她都交代清楚,旁边还有贺家看着她并不担心,至于进京要带的人她也已经通知到位,李达夫妻暂时留在这里照看铺子,姜靖怡带的是另外两个元老级的厨子,其他配套人员也一应齐全,不管姜靖怡走到哪里都能跟到哪里。
今年的年因为季秋阳中举和季云轩的到来显得格外的热闹。
季冬阳一家提前两日关了买卖提前到县里过年,这样姜靖怡一家就不用来回折腾了。
季德鸿兄弟俩格外的高兴,季德鸿是因为过了年终于不用去读书了,季德元则是因为年终学堂考的时候得了夫子的夸赞。
依着季德鸿的意愿他是一日也不想读书,但因为当时答应了二叔二婶,读了这一年多的书已经实属不易。
十四岁的少年过了年就要十五了,在乡下都可以相看娶媳妇了。
云氏听季老太说起过季秋阳在济南府发生的事,私下里便对姜靖怡道,“弟妹,要不你把德鸿带上吧,就让他给二弟当书童,平日有事也好照应一些。”
姜靖怡顿时惊讶,她没料到云氏会主动开口,说实话她其实也想过这事,倒不是给季秋阳当书童,而是跟着去京城历练一下。
季德鸿兄弟俩都是好孩子,为人踏实能干,姜靖怡知道她的生意不可能一直靠着自己来做。姜玉钦不肯跟着她出去,季云轩年纪又小,所以她便打上季德鸿的主意,只是没想到她还没提云氏便先提出来了。
云氏见她惊讶脸上也有些不好意思,她道,“当然我也有私心,德元读书不错,夫子都说像他二叔,但德鸿读书不行,若是留在家里也只是跟着我们做些体力活,所以我这做娘的便想到弟妹和二弟这里来了。”
说完这些云氏还担心姜靖怡不高兴,连忙又补充道,“我知道弟妹这次带的人多,所以要是不方便就罢了,现在在家日子过的也好了。”
姜靖怡笑道,“大嫂,我早就打算带他一起走,只是之前担心大哥大嫂不舍得,所以就犹豫怎么跟大哥大嫂说。不过我没打算让他做书童,毕竟他不喜欢读书跟着秋阳也不自在,所以我想着让他跟着乔掌柜历练历练,您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