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吃过不少锅子,但眼前的锅子只闻着味儿就让人欲罢不能,在众人的眼巴巴眼神中她将羊肉放入口中,眼睛顿时就亮了。
太好吃了!
火锅流传许多年,但前面大部分时间吃的并不痛快,可到了后世却被吃出了各种的花样儿,后世吃了那么多好东西的现代人都不能抵抗火锅的味道,更遑论这些古人了。
想想清水县的宾客头一次吃姜氏食铺的火锅时的情形,便能知道此时受欢迎的程度。
见她眼睛都亮了,其他人纷纷夹起羊肉涮了起来。
番茄味儿的,酸菜味的,麻辣味的,香辣味的,几种口味没有不喜欢的。
但蔡家到底家教甚严,大家伙吃的开心觉得好吃纷纷不停的下筷子。
下人又将豆油皮放到了贺荣和大长公主的面前,姜靖怡笑道,“这东西营养好,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至于季云轩才五个来月的小孩只能吃点稀烂的东西,这东西还是不给吃的。
大长公主吃了一阵忍不住赞美道,“这是本宫吃过的最好吃的锅子,味道真是绝了。”
蔡夫人也点头附和,“这味道在京城可是没有,秋阳媳妇你不是在清水县就开酒楼的,何不在京城也开一家,到时候凭着锅子肯定也能火爆。”
姜靖怡自然知道这火锅能火爆,即便是炎热的夏天她也有法子让她的酒楼客盈满座,但京城居不易,不是她们的地盘,别说开铺子了,就算是找合适的铺面恐怕都买不到。
她笑了笑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蔡夫人为人聪慧,自然清楚她的顾虑。
京城看着铺子林立,但位置好铺面大的铺子主子多半是达官贵人或者高门士族,大周有名的商户能得二等铺面,三等铺面是一些落魄侯门贵族和普通官宦的,寻常老百姓只有很小位置又不好的铺面或者当街叫卖。
季秋阳在整个山东直隶有名气,但京城每三年就出一个状元,状元都不稀奇更别说是解元了。更何况即便季秋阳中了状元也只能得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满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官了,根本就不起眼,也达不到做靠山的地步。
蔡夫人有心给她撑腰,但蔡如海和祁阳大长公主未说话她也不好贸然开口。
哪知祁阳大长公主接着道,“我记得我手里还有一间茶楼似乎生意不算好,不如你拿去让人经营?”
姜靖怡惊讶,连忙摆手,“大长公主太客气了,这可使不得。”
就连季秋阳也是赶紧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