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像他们这样无官无职的人,只有钱多,在当地有点名望,还真没什么青史留名的机会,如果能将名字刻在石碑上,还是纪大人刻的石碑,将来就算入了土,他们的名字也是与世长存的。

有人小声问了一句:“不知这水泥是何价格呢?”

对对,不能头脑发热,还不知那水泥是什么价呢?万一天价,他们可不敢应。

“水泥一袋是五十斤,以袋计数,一袋是十两银,这价格还算公道吧?”

吴进在一旁努力地抿着嘴,不让自己笑出声,王爷也太黑心了,一袋水泥的成本才多少,竟然敢卖到十两,这建一栋房子下来岂不是成了金屋银屋!

果然,有人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问:“不知建一栋宅子需要耗费多少水泥?”

李煦让他们稍等,叫人去请岑堇来,“这个问题本王也不知,不如请个专业的人来回答你们。”

不管答案如何,大家觉得顺王真是个实在人,没有胡乱欺瞒他们。

李煦却开始犯愁,这答案要怎么给,总不能给个真实的答案吧?那造价也太高了,以后哪里还有人敢用水泥建房子。但也不能往低了说,这用量是实实在在的,一验证就知道真假。

好在他现在建的房子全是红砖楼,墙面和地面没有涂水泥,这么一来,建一栋房子的水泥用量大大减少。

岑堇今天在路上监督着修路,他虽然没能得到一官半职,但王爷发话,让他做修路的技术工,技术支持,上头则由纪大人统管此事,也算给他戴了顶官帽。

接到传唤,岑堇立即赶来了,等听到王爷的问题,他默默一算,便当众回答道:“这水泥的用量可大可小,一来要看各位老爷想盖多大的宅子,二来,也要看老爷们哪些地方要用,如果只是用来建楼房,水泥和砂、石子的比例约是一二四,预备个上千斤总是要的。”

李煦叹了口气,说:“这水泥厂刚建起来,技术不成熟,匠人们也不熟练,所以产量低,而且道路不好,原料运费很高,等过段时间,这路一修好,运费自然大大降低,到时候价格会降一些,各位不如等段时间再看看。”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当然知道运费有多高,要不是路太差太难走,南越的东西也不至于运不出去,如果路能修好,他们往后做生意也会方便许多。

这么一想,先预付点钱也不算亏,路早一天修好,他们也能早一天受益,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计较着这点价差得失。

要知道他们很多人都已经不年轻了,能在有生之年走出南越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啊,何况还能将名字刻在石碑上流芳百世,就算是为了后人,这笔钱出的也值。

等他们离世了,多一分名望在,后世子弟也能多一点生机,这名与利向来不分彼此,就当他们用钱买的名,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