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李煦还在两所小学附近各开了一家很大的书局,目前卖些廉价的笔墨纸砚和现有的书籍,之后也会有大量的新书上架。
现在的印刷术相当落后,李煦提高了纸张的质量,但还没有针对印刷进行研究,但要想文化传播速度快,书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原主当年离开京城时会运了一车的书籍离开,也能说明这个时代书籍的珍贵程度,平常百姓人家根本见不到任何书籍,能有一本启蒙的千字文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所以书籍要广泛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能读到书,读到不同的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虽然夸张,但道理不假,许多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出家乡,却能从书籍中见识到天下各地的风土人情。
李煦自己不是个爱学习,但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他在多年的工作中也在不断学习,否则他根本不能胜任总裁的位置。
节约书籍的印刷成本就成了目前重要的课题,李煦列了两条途径:一个是节约纸张成本,还有一个就是节约印刷时间。
活字印刷术已经存在,但李煦去闽州唯一的一家书局看过,目前卖书最多的途径并不是印刷,而且靠书生抄写,许多寒门学子就是看着抄书来赚取学习的费用,可以说非常耗费人力和时间了。
好在这个时期的书基本都不长,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字字精辟,也许也是为了节约成本。
像注水的小说是很难大量刊印出来的,只能通过说书先生的嘴,说给大家听。
“王爷这是要开始涉及书局生意了吧,哎,咱们这家书局怕是开不了几天了。”书局的掌柜愁眉苦脸地说。
一旁有在看书的学子,听闻却高兴地说:“王爷当真要开书局?太好了,王爷身份高贵,自小看得书比你这书局里的还多,而且肯定有许多孤本,要是能放出基本给大家抄,那是莫大的好事啊。”
在书架后转出一个年纪不小的男子,五短身材,一脸麻子,粗声粗气地说:“不知道王府的书局可否会让我进,尹掌柜,你这家书局不要关好不好?”
“去去去,杨麻子,就你这身份看再多的书有何用?还想混个功名不成?有这时间不如多去挑两担粪。”
杨麻子是倒夜香的,从小他就想学习,小时候跟着邻居的一个落魄书生学了几个字,后来长大了,因为长得丑没有人愿意要他干活,只能倒夜香,但他想读书的心一直都在,于是就来书局看书,他也很想象其他书生那样,能靠抄书赚钱,可他的字太丑了,掌柜不收。
好在他与掌柜也认识多年了,对方愿意让他进来看书,只要别碰上书局的东家就行。
“我说真的,你要是真喜欢看书,不如去把字练好,写好了字好歹能给自己写封推举信,王府招那么多人,连会绣花的女人都要,你试试说不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