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李煦算了算,说:“沧州郡守是赵家人,府兵必然是能随意调动,还有京畿卫十万,据说木统领是亲三皇子派的,羽林军中应该也有不少校尉归顺于他,林钊曾说过,他只能掌控半数左右的羽林军。”

“这就厉害了,京畿卫不用说,人数多而且就在京城,沧州离京城也近,一旦有变动,驰援就是一日的事情,就算没有其他,这里也有十五万了。”

李煦把纸条烧掉,又拿起一封信撕开,边看边说:“拼兵力肯定是拼不过的,不过老三暂时不会走逼宫这条路,宫里有赵夫人,他目前没必要做的这么绝,所以接下来,该怎么瓦解他手中的兵力就是我们的目标了。”

寇骁用手沾了水,在桌上写下“京畿卫”三个字,“这个地方并非铁桶一块,十万京畿卫至少有三分势力瓜分,您说的那个投靠赵家的应该是木子瀛。”

这方面的消息李煦并没有刻意打听,他想起寇骁在京城的势力,想必对军中的势力划分更清楚,便问他:“木子瀛不就是中尉统领吗?难道是底下的左右中侯不服他管教?”

“对,木子瀛是赵家推举上去的人,他原本是江湖人士,因救过皇上的性命被重用,他武艺高强,为人重情义,很快就在军中站稳脚跟,后来赵家的一个旁支将嫡女嫁给他,帮他顺利跻身贵族,而且还助他掌管京畿卫,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恩情了。”

确实,这个人等于是赵家一手扶持起来的,而且他对皇帝有恩,只要不是大错,肯定不会治他得罪。

“那左右中侯呢?”

“左中侯应该是薛太尉的人,平日与木子瀛没什么矛盾,两人处的跟兄弟似的,要不是探子偶然看到他家夫人与薛家夫人有私下来往,还不知道他们有这层关系。

至于右中侯,咳咳,这个您就放心吧,除非杀了他,否则他不会与木子瀛狼狈为奸的。”

李煦听他说的肯定,好奇地问:“这右中侯是你的人?还是与你有故?”

“我幼儿时有一好友,当年二人一同习武,一同游玩,曾说要一起建功立业,一起遨游天下,后来他随家人迁到京城,我们有阵子断了联系,等再次联系上时,他说他入了京畿卫,于是我便帮他铺了一些路,他自己也很努力,能到今天的位置着实不容易,我在京城的探子基本都是他帮着维系的。”

李煦听了面上没什么变化,心里已经有些波动了,这样的人不就是青梅竹马吗?寇骁那时候是否就意识到自己对男人更感兴趣呢?

也许那才是他的初恋也不一定!

男人一旦吃起醋来,醋桶都能打翻,平日里都是寇骁吃醋的时候多,李煦很少表现出这一点,当然,这与他的性格有关,就像这会儿,他明明酸的要死,还要违心称赞一声:“能有如此深厚的友谊,看来你们情投意合。”

最后四个字就像是用错了场合,让人听了有些违和,寇骁一时没往那方面想,继续说:“是啊,他武功高强,当年我们一起习武时几乎是平手,也不知道如今谁高谁低,他曾透露过不少消息给我,不过与我们的用处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