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类似于军中禁止打架斗殴,行军途中禁止饮酒,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不准如从前在白莲教一样欺压良善百姓之类的。一开始众人对此不以为意,起了冲突仍然三两抱团的拌嘴打起架来。朱元璋没有去纠结矛盾的起因,只按军规所定,罚参与者各自挨了二十下鞭打,一时镇住了军中的所有人——他们都没想到朱元璋这样一个平时脸上总带着微笑的,与他们相比看着颇为文弱的青年竟然真的会下狠手。

鞭打之后,朱元璋又亲自带了医师为他们看伤,与他们讲军中令行禁止的重要性,一番言辞也轻易说开了两边人的矛盾,倒是让这些原本有些郁郁的伤者心服口服,对朱元璋没有一丝怨愤。

姜妍瞧着他从伤者歇息的屋子中走出来,脸上带着满意的神色,没忍住问他:“你一开始只公布了军令,却不着重强调守法的重要性,是不是就是等着这些人犯禁处罚他们让他们得个教训啊?”

“不止,我想以儆效尤,让全军都记住遵守军令的重要性。”朱元璋早知道这些白莲教出身的汉子不会全听了他的话,总得有了挨罚的例子才能让这些人内心警醒着。

“你已经学着开始琢磨人心了啊。”

朱元璋听出姜妍对他的惊讶,心中也有些无奈,当一个领导者哪里有那么容易,他没有时间一个个的去与手下相处,认真琢磨这些人的性情。因此,他只能从一开始就划定一条线,规定着任何人都不许踩线越境,功过赏罚都一一列举,定了规矩才能让人信服。

瞧着汤和对他这番作为都有些闪烁的眼神,他也心中有些空,但不这么做,人马多了更难统领了。因着这次挨鞭打的人中有和汤和交好的,汤和曾来向朱元璋求过情,也细细跟他说了事件起因经过,让他放过没什么过错的友人。

只是朱元璋原本罚的就只是他们打架的事,起因经过根本就不重要。严词拒绝汤和的求情后,汤和看他的眼神有些陌生,让他也有些心寒。

“我不是说你这么做不好。”姜妍看着朱元璋露出有些落寞的表情,连忙急急地说道:“我只是觉得你学得快,又能想出这么有效的方法做的很棒。军令重如山,一支优秀的队伍就该这样的。”

听闻她这样说朱元璋悄悄放了自己心中悬着的石头,他就怕连陪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姜妍也对他这样的做法持否定态度:“经过这次事,想必以后也不再会有再轻易触犯军令的人了。”

姜妍瞧着他至今的做法暗暗心惊着,朱元璋似乎从来没有做错过选择,每每到了要决策的时候,天生的聪慧以及本能般的预感都能让他很快下决定。

他对濠州富商地主秋毫未犯,所以濠州本地的这些颇有些财力的汉人们也对他尊重三分。旁的地方,因着元朝朝廷要集中兵力对付刘福通这一支,所以便鼓吹了遭了起义军灾的富商地主们对他们进行报复。

姜妍也曾问过他,难道他不恨刘德刘贵那一帮人,朱元璋却告诉她,他在刘德说要让自己父母暴尸荒野的时候是对刘德有恨意的。但是之后,刘继祖对他的善心也让他明白并非所有地主都为富不仁。况且刘德不愿给他地原本就在情理之中,他冷静下来这恨意也就消散了。恃强凌弱原本就不对,如今他成了强大的一方,对曾经压迫自己的阶级报复难道就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