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善长也不与他争辩,合了眼道“就算真如汤将军所说,元军不是还没有攻打张士诚吗,真要救咱们也可以等他们快要守不住的时候再救,雪中送炭不是更能得人感激?”

朱元璋抬手制止了汤和接下来的话,示意让李善长坐下“我与李先生的观点差不多。现在派兵去救援张士诚是不可能的,泰州与滁州相距不远,所谓远交近攻,我与他的关系本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各自都要扩张地盘,争端不可避免。他眼下一句唇亡齿寒就想要我带着我的兵去做牺牲实在想的太美了,若他有本事能够作为阻拦西边元军的屏障,我还能容他一容帮他一帮。若是他一击便溃,那有他没他对我有什么分别吗,我为什么要担着引元军仇恨上身的风险去帮他?”

“把这封信件压下来,送信的使者放回去告诉张士诚,我们兵力不足要用来防守集庆城,一时无法派兵支援他。”

他才将集庆的官员与诸多财物送去了李察罕处,换来了与元军表面上暂时的和平,现在贸贸然去为了张士诚与元军交战,这些努力便都白做了,他再要想韬光养晦也是痴心妄想了,张士诚怎么值得?

朱元璋又看向了徐达,徐达从一开始便是一副沉思的模样,不发一言,他想要问一问徐达的看法“徐达,你觉得我说的是有哪里不妥吗?”

徐达似乎是被他的话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勾唇微笑道“朱哥说的有理,我是在想赵将军的事,他今日不知怎么的,急匆匆地离开了营帐,现在也没有回来。”

朱元璋也正觉得奇怪呢,他的大师兄赵普胜虽然是个江湖不受拘束的出身,可向来事事都做的妥帖,怎么会不参加这种军议还不提前说一声。

正说着赵普胜,赵普胜就急匆匆地跑进了议事的屋子。他满头大汗,还带着一个被他一路半拉半拖衣衫不整的男子,男子一脸无奈,也是气喘吁吁,双手摁在膝盖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师弟,不好了,师父那边出事了!”赵普胜急急地拉了那个男子站直“你来说,说清楚点!”

男子是朱元璋派往各地的来往信差中的一人,赵普胜今日得了南方传来的信件,看到说是彭莹玉被元军围城危在旦夕,当即便出城把好不容易有了休假日子的男子抓了出来问清楚,然后又急匆匆扯着此人来到了议事的屋子。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却又抓着椅子的把手坐下“给他喝口水,让他好好说清楚出了什么事。”

徐达连忙将自己旁边未动过的茶盏递了此人,男子感激地道了谢,一五一十地向朱元璋道“是徐寿辉那边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说是彭莹玉作为徐寿辉的军师带兵支援袁州,行军途中攻克了瑞州,还没

出瑞州城便被来救援瑞州的元军给围了城,生死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