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琮因为那一丢丢的心虚,从来不敢问小姑娘的家世。
永琮不说,灵嘉也不说,两人的身份就如薄薄的一层膜,等到合适的时候,一戳就破。
此次出征沙俄,永琮想了想,至少得半年的时间,他与灵嘉不能见面了。
他不愿找其他的借口,也不愿意说自己是靖郡王,怕灵嘉疏远了自己,于是小小的掩饰了一番。
永琮出征之前,告诉了灵嘉他的“真实身份”——他在傅恒将军的射声营里当差。随军出征,一来一回需要好久,让她不必寄信啦。
边疆这么遥远的地方,若是寄信,需花费好长的时间,还需大量银钱,很不划算。
……
谁知道,灵嘉这丫头还真的寄了信来!
永琮原先还不知道这事。
说来也巧,他的伴读福隆安恰恰在射声营里。
福隆安今年十六,为了上阵杀敌,主动请缨,乾隆思虑再三,把他安排到了傅恒的手下,亲阿玛也好照顾他一些。
福隆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获得了将军们的一致好评。一个时辰之前,他偷偷摸摸前来寻找永琮,扬了扬手中的信封,做了个口型:“表哥,你的信。”
永琮疑惑不解,接来一看,上面写了“艾聪亲启”四个娟秀的小字。
“她都寄到射声营里来了。若不是额娘给我写了信,我不会去信筒那边的。万一给别的兵卒发现……”福隆安压低了声音,惊得永琮出了一身冷汗。
射声营根本没有艾聪这个人,万一被发现了,灵嘉也会有被排查的危险。
这傻姑娘!
说到底,这还是他的错……
永琮有些懊恼,懊恼之后,不知为何,出现了一丝隐秘的欢喜。
很小,很难被人发现的欢喜,永琮直接忽略了过去,并没有在意。
嘱咐福隆安时时刻刻注意着信筒,然后将他驱走,永琮借着明亮的灯火,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桌前,拆开信纸,逐字逐句地看了下来。
信中也没有写别的,只是叮嘱他注意安全,刀剑无眼,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到京城。
灵嘉还写,最近无聊,她又研制出了点心的新品种,在府中的膳房试做了好几次,味道很是不错。等他回京,会带给他品尝……
最后她强调,若是他有丝毫损伤,就不做点心给他吃了。
永琮看着看着,扬起了唇角,又摸了摸肚子,悄悄咽了咽口水。
出征在外,条件艰苦,永琮的吃食,都是和普通兵卒们一样的。说起来,他已经好几个月没吃到点心了!
藏好来信,兴致勃勃地让林宝端来笔墨,永琮沉思良久,一笔一划写下了回信。
信中写道,沙俄已现颓势,最多一个月,他们就能凯旋回京了……他没受伤,身体健健康康的,还立下了许多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