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这样的亲戚,以后就不必来往了。

萧爸爸虽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但心眼却是明亮的,是非会分,恩怨分明。

对于帮助过他们的人,他会用笔一个一个记下来,然后让姐弟们记住这些人情,以后,有出息了,不要忘记些人情,需要还的一定还。

萧凌玉和萧凌烨从小在萧爸爸的教育之下,有些性子也是随了他。

除了第一年困难筹集学费,从第二年开始,萧凌玉就会自己勤工俭学,当家教,做兼职,贩卖小商品等等慢慢把学费给攒起来的,就再也没有问过家里要钱。

从萧凌玉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大公司,这工资从一开始的一个两三千,到后来的五六千。

这些钱,萧凌玉有大半是寄回家,剩下除了自己的生活开销外,就是把钱给存起来。

这两年多,萧家靠萧凌玉寄回来的钱,除了把那些外债还清之后,这日子也越过越好。

这不,去年萧爸爸用五千块钱去县城里买了一辆犁地机,除了犁自己家地外,还给别人犁地,收钱。

一亩地八十块,一天犁二三十亩,一天下来,净赚一两千,简直把整个村里的人羡慕死了。

去年萧家就把本钱给赚回来了,今年,萧家就净赚钱了,如果有生意的话,一整年两个稻季下来,就可以至少赚个五六千以上呢。

这一下,萧家另一个可以考上大学的人,就根本不用再去瞅学费了。

还一切都是归功于萧凌玉上了大学,在大城市能赚钱。

所以,桃源村的人,现在可重视自家孩子的学习问题了。

他们也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像萧凌玉一样,考上大学,到大城市工作赚钱去,然后,他们就可以过好日子,还有面子。

从萧凌玉在大城市工作后,萧凌烨的成绩也很好,所以,很多村民时常会牵着自家小孩过来学学经,或像萧爸萧妈讨教讨教。

家里天天围着上门,不仅萧爸萧妈苦恼,还要学习的萧凌烨更加苦恼。

因为他要学习读书,可就在他要学习读书时,都有人过来打扰,让他烦不胜烦。

萧爸萧妈为此能拒绝上门都拒绝了,为此还得罪了不少人。

不过,已经无所谓了。

他们的孩子要学习读书,难道他萧正阳的孩子就不要学习读书,专门去教他们学习读书了?

还教好了成绩有所提高也就罢了,但有的孩子还真没有学习天赋,成绩没有上去,那是不是说他家烨儿没有尽心尽力,这样吃力不讨好的说法?

不是他们自私,而是真觉得这根本就没有必要。

这学习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好的,难道要烨儿花费自己的所有学习时间,给他们补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