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遥一槌定音:“还是听我的。仍是两位先生一样的分成,公平。”
傅陵与许泽对视一眼,又各自蹙眉错开。
苏遥盖上印:“日后这绣本,还要仰仗二位先生互相多多合作。”
许泽不情不愿地“嗯”一声。
傅陵都没出声。
花瓣簌簌地落着,苏遥默了下。
签是签好了,谈也快谈崩了。
他推茶点笑笑,试图缓和气氛:“傅先生,许先生,用些点心吧。”
傅陵满腹不悦:“多谢苏老板。”
又不是只做给他一人的东西。
傅陵都不想看见。
可巧的是,许泽也是这个想法。
他顿了下,只对苏遥道:“今日已用过午饭,吃不下了。改日登门,再尝尝苏老板的手艺。”
“反正,”许泽稍稍一笑,“我和苏老板住得近。都在平宁坊,两步路便到了。”
傅陵微不可查地沉下脸。
苏遥强撑着场面,想与他二人寒暄一通,见两个人都没兴趣,只好送人走。
一桌子茶点,一口没动。
苏遥收拾着桌子,回想方才情形,不由叹口气,忧心忡忡:怎么就觉得这出绣本,不会太顺利呢?
第20章 好生意(一)
这场契书,实在是签得苏遥有些闹心,思来想去好几日,只能归结为:年轻点的文化人真难伺候。
相比之下,老年文士和蔼多了。
周三先生上次引荐的两位先生,一位姓秦,一位姓楚,一个笔名四海,一个笔名五湖。
周三先生解释:“昔年我们一同在青石书院读书,同窗时的寝位,恰好编号三四五。”
嗯,周三先生笔名,三刀。
若是六号床位的先生来写,大抵笔名是六洞。
五湖四海,三刀六洞。
读书人皆有武侠梦,诚不欺我。
苏遥与他二人的契书,半盏茶的功夫便签好了。二人很有诚意,第一本书,便与苏遥签了独约。
秦四先生笑笑:“苏氏书铺近来愈发有名气,那日我来,见致仕的文知府也在此地看书。苏老板如此年轻,不出几日,定会成旧京数得上名号的大书铺。”
“地方宽敞清静,布置简素,茶饮也好。”楚五先生接口笑笑,“可惜书有些少。我二人瞧着书架未满,便跑来觍颜自荐了。”
二人的话本确然妙趣横生,许是年岁大了,处事通透明白,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子豁达平和。
苏遥此处,除了年轻的夫子学生,颇有许多年长者来买书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