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爹,你说张家会不会赖账?反正赖‘南藩土著’的帐肯定没有人管。‘南藩土著’也不可能跑到帝都跟他们打官司。”水清浅手里拿的就是这笔合约的副本。根据合约,他们得赔一笔巨额的违约金。但就现实来讲,估计张家会赖账。

“张家宁愿撕破脸,也不会愿意把违约金付给南番土著。”宁仁侯接过儿子手里那纸合约,顺手扔地上的火盆里了,毫不在意。要砍倒张家,宁仁侯依仗的并不是这笔水中月的违约金。

水清浅拄着下巴,看着火苗轻舔,很快,那纸寄托着张家发财梦的百年黄花梨林的合同便化为灰烬。如果不能逼着张家支付赔偿金,如何能让一个百年旺族轰然倒塌呢?水清浅有点疑惑。别看那些商家把张家给告了,其实,最有可能妥协的,依然是这些债主。逼死张家,他们什么也拿不到,只有张家一门好好的,他们才有可能在未来拿回欠钱。而张家仍有稳定的地租进项,他们家的铺子经营状况良好,张府名声不差,只要不用一口气赔付所有欠款,勒紧裤子过几年,总会把窟窿补上。

水清浅所料不差。

张家的官司从头至尾都没掀起大波澜。张家受到官司之后,第一时间就联络了各方债主,并且随后数天之内就陆续还上了共计八十万贯的欠款,虽然这只有其中的一部分,但张家积极的举动极大的安抚了躁动不堪的债主们。张家还有底气翻身就好说,债主们闹事原也是害怕张家就此一蹶不振,把欠账拖成死账。

不管怎么说,张家欠钱被告的小新闻在上流社会一闪而过,在权贵的世界里,金钱上的磕磕绊绊从来都是小问题。他们的眼睛盯着的是朝堂,是政治诡异,是站队和帝心。任谁担心一个百年世家会‘穷死’呢?所以,看似一场风波,在权贵的茶话会上,也只是偶尔被提上两嘴,最多叹惜一下张家不济的运气,除此之外,便再也没人会关注了。但水清浅知道,不是这么简单的。同样是复仇,他爹妈的手段可不会像他一般,放两只蜜蜂或者吓得谁谁谁尿裤子就算罢了。

害水清浅遭猥亵的幕后徐府已经‘遭天谴’了,害水清浅当胸一箭的张氏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敢对鹭子动手,只祭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张家小崽子,岂不是便宜他们了。”

半年前,宁仁侯冰冷地说了这番话后,整整面容,出了营地大帐,对外宣称‘鹭子无事,只是受了点惊吓。’

“这只是个意外。”宁仁侯和石恪,当时的口径非常一致。

张功是张宝的亲爹,在家排行老五,四个月前,被调到户部任郎中。就是这样一个在家当不得家主,在衙门也是二把手的小人物成为引燃张家的第二把火。

张功是户部银库的郎中,品阶不算高,但很实惠的位置。国库的银子当然不能随便动用,不仅有定期查账,还有督查院的不定期稽查,一旦查出亏空,银库的官员是要担责任的,至少是个革职入狱。当然,法理人情,实际上,打欠条从国库借银子的不是个案,这就得看你跟银库几位头头的关系。毕竟查账不是突然袭击。赶在查账之前,把银子还回去,这样无论是查账的,还是管账的,都不会被深究。这其中的猫腻,上峰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可是怎么说呢,只要不过分,在感情上大家都可以接受。‘亏空’法理不饶;但‘有借有还’总归不能算大错。

天人府一共损失了三条海船,为了安抚债主们,他们必须短时间内筹措出大笔现银,可就算家底丰厚,凭谁家也没可能短时间内凑出百万贯的现钱。不得不说,这前前后后一两年的功夫,天人府在银钱上一直过得很不顺,每家都亏了不少。现在这那三条沉船就像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天人府彻底伤到筋骨了。张家是牵头的,所以比其他两府伤的更重。要他们再从自家筹,不甘、不愿、也是不能。现在,因为张功的职位,他们有机会朝国库伸手借银子救急,不敢贪渎,只是拿来暂时周转一下,在他们看来,确实不算大事。

从国库打了一百万两白银的借条,转手提出一百万贯的现钱,用八十万贯还部分欠款,缓缓小商户们焦灼的情绪,另外二十万贯张家又紧急盘了几家粮油铺子,稳妥,也取借钱生钱之意。张家是这样计划的。却在一百万贯花的干干净净之后,忽然晴天霹雳得来消息:朝廷要趁着今年冬闲治理河工,上峰将派人到银库盘账,同时有工部和督察院的人监管。等盘了帐之后,库银暂且封存,将派往各地治理水患。

张家刚吃进去的一百万贯现钱,消化得不见影了,转眼却得给吐回去。

这一步才是真正的陷阱。

张府姻亲不少,关系遍地,但若想从亲戚故旧手里凑出一百万贯的现钱,却是千难万难,单纯只论家底,没错,他们的家财价值百万千万毫无疑问,但那都是田地宅子,古玩字画折算出来的。且不提之前的那一百六七十万两现银已经让四家天人府押进去多少家当,论手上流动的银钱,一两万贯等闲,七八万贯就很少见了,张家需要的是真金白银填进国库里。你是卖房、卖地,卖家当,还是亲戚们卖房、卖地、卖家当……怎样都好,能拿出百万贯的银钱只有一个地方有,钱庄。

钱庄可不是慈善家。

价值五万贯的田庄作抵押,只能借出两万贯现钱;祖传的赤金祭器论斤称,称个毛重还不够,还得打个半价折旧。更别提什么字画古董了,多珍稀的东西放到他们嘴里都是‘破瓷烂瓦、虫蛀鼠咬’,折了贷款的银子之后,还得计利息,还息……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生意经。

水清浅今天跟着他爹宁仁侯一大早就到了帝都利好钱庄总部,此事此刻正在某个贵宾后堂里喝茶吃点心。自打水清浅知道他家有个利好钱庄的贵宾户头之后,对这样的架势一点也不觉得新鲜了。尤其在帝都这一年,水清浅也开始有个人业务了,人家在亲爹的带领下,开了自己的户头,闲来搞搞投资的。

“爹,今天我们来干嘛?”

宁仁侯,“坐看张氏的最后陷落。”

诶?就是今天吗?小鸟的精神头一下子提起来了。水清浅从亲爹那里已经听说了利好钱庄吸血鬼般的借贷条款,可他一直觉得这事太不靠谱。

钱庄的苛刻条款摆明了落井下石,张家难道会死心眼儿等着挨宰?你随便挑家里的值钱古董玩意变卖给街上的铺子,也不至于被钱庄的霸王条款欺负呀。玉盆景、石屏风,名人书画、前朝古董,你折给银庄,也就抵个两三千贯,可你若拿去聚宝斋竞拍,一两万雪花银挡不住。偌大张家想凑个百万贯现钱说难不难,你非让利好钱庄刀刀砍到骨子里,这家人得多二啊。

“你不能这么看。”宁仁侯给儿子解释内里乾坤。“让聚宝斋给张府开个竞拍专场,沸沸扬扬叫卖家当还亏空,真当朝廷的督查院是瞎的?再说,百年天人府的脸面还要不要了。而且从竞拍到结算,聚宝斋也要十天半个月的收款周期,他们不能保证及时把钱凑上。大宗银钱交易,无论是谁都绕不过钱庄去。如此一来,张府为什么不直接找钱庄,再说,利好钱庄也不叫落井下石。”

钱庄敢折价折得这么狠,一是张府借钱的数额太大,人家钱庄也要担现金流的风险。二来,那些金银玉器古董字画俱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能吃不能用,没有任何实际用途。钱庄握在手里做抵押,却也赚不来半分额外好处,人家怎么肯给你折高价?更重要的是,利好钱庄的利息低呢。一百万贯,十年还完,要你一分半的利,简直就是白送一样。除了利好钱庄财大气粗有底气,换第二家钱庄都没人愿意。所以,别看钱庄折价狠,其实,是张家占了大便宜的。一百万贯,十年光景哪,单单利钱,张府就省了不止一个百万贯。

道理是这样,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水清浅更觉得这就是一个圈套。用低利息诱得你抵押家资,按着利好钱庄那个算法,它借给你一百万贯,你至少拿近千万贯资产作抵押。不是水清浅小瞧他们天人府,千万贯的家资哪,怕是得把祖坟陪葬品都算进去了。而一旦他们还不上利钱,那么这抵押出去的家财,到时候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