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昭:…………
姬昭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样高屋建瓴言之有物的文章,是不会落榜的。十几天之后,会试放榜,水清浅的大名毫无意外的高居榜首。水清浅得到消息时,他第一反应是这样婶儿的:( ̄_, ̄ )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章能上榜,凭的是实力,但水清浅被取中为会元,也很难说是他实力的真实写照,是他的文章就此‘艳压群芳’。会试案首向来有多方角力,文章质量并不是决定因素。那天姬昭离开宁仁侯府时带走了水清浅的两篇文章,在之后的两三天时间里,他的这两篇文章就在内阁中枢被传看了。太子殿下给大家看文章,跟会试不挨着,殿下就是想让诸位重臣们品品这番政治观点,其中深意值得讨论。当然,既然官家和诸位阁老都给文章点过赞了,那么,此篇文章不被题为案首,绝对不能接受。潜规则,无论官场还是会试,比白纸黑字的条条框框更要遵守。
什么,这叫胜之不武?
呵!呵!
你新来的吧?
水清浅拿到会元的消息之后,转身就跑进宫里。半个月之后就是殿试,所以,他开门见山,
“官家,我要拿状元!”
噗——
官家差点被他呛到。
头甲名额,是官家与内阁默契的心照不宣,只要水清浅不在殿试上交白卷,前三名必定有他。但嘉佑帝还以为清浅会更喜欢探花之名,毕竟历届探花都是当时最风雅风流的人物,可以被无数姑娘追捧的俊美公子。他家孩子长得多好啊,最探花不过了,名声好听,地位高,各种福利特权跟状元又没根本差别。再说,水清浅出身侯府,身份矜贵,让勋贵之后拿状元之名,是不是有点太扎眼了?也不好安抚文武两大派系的矛盾,文系光明正大的从武系饭碗里抢人,吃相难看,军方也不是好惹的。枢密院那边,这些日子的脸色可不太好看哪。但说到底,无论状元还是探花,都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嘉佑帝瞪熊孩子好几眼,怎么随便大大咧咧的说出来。
嘉佑帝,“状元哪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