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竹一般的年轻人微微点了点头。他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什么喜色, 只是淡而克制的神情。周采对此并不介意,只是将自己的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按了按。
他的目光在来往的宾客中寻找着。身为一名新郎官,他原本该看的只是自己的新娘所将要抵达的方向,可他没有。
直到他在人群中听见了另一片声音。
“是周状元啊?周状元今日也来了?”
发出声音的人是当日在殿试中点了周逊做状元的顾大学士。他同严尚书有那么几分交情,因此今日也到了周府。原本正簇拥、赞美着新郎官的风采的人们也纷纷回头,仿佛那里有什么不得不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就连放在今日新郎官身上的眼神也被尽数夺去。他们看向周府的门口,而周府的门口,正有一个人跨进了门槛。而那瘦瘦高高的身影,则夺去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周状元?”一个前日才回京城的宾客困惑地看了一眼周采,“这周状元,不是在这里吗?”
“周大人是三年前的周状元,如今这位,是今年的周状元。”顾大学士乐呵呵的,他原本就喜欢周逊,拉着周逊一起进来,“说起来也是很巧,当年周大人考上状元,也是在周公子这个岁数吧?同样是状元,同样是一表人才。”
执着毛笔,在礼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的周逊也在此刻抬起眼来。隔着重重的红影,他和一身新郎服的周采,就在此刻对视了。
周采听见自己的心脏激烈跳动的声音。他想,这就是他的弟弟。
这就是他半年未见的……仇人,和“弟弟”。
“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我已经是前浪了。”他笑道,“这位新的‘周状元’,当真是一表人才,不输我昔日风采。”
“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过周大人也不必妄自菲薄。”周逊走向他,施施然道,“周大人三年来为朝廷殚精竭虑,以状元之身入翰林院,轰动京城,又赴西北做官,默默无闻,也从不抱怨。如今才返京,周大人的阅历与心性是小弟所不能比的。”
周采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周逊说这话明里暗里无疑是在说,周采此生唯一的高光,便在他获得状元头衔的那一日。
旁人不知周采和周逊的纠葛,他们纷纷称赞这名新的状元,偶尔有人说他们仿佛两兄弟,却被另一人连忙打断了。打断他的那一人在他耳边低声道:“如今周状元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而周大人……谁不知道他去西北是被贬了官……如今能不能起来还未可知,你说这话,不是给周状元添晦气、诅咒他仕途无亮吗?”
那人说得很小声,但总有有心人听见了,也包括周采。很快,他们便再不拿这两名同是姓周的新老状元作比,却是怕不小心得罪了周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