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去一个几乎超出他们想象力范围之外的地方。

大伯、小叔、小婶子,再加上季海明和王荣花轮番上阵,一个个拉着季小冬的手,不论是为了搞好关系,还是真心挂念她,反正一个个情真意切。

一圈下来,季小冬头昏脑涨,手都快被攥秃噜皮。

终于散了席,季小冬送走闹哄哄的一大家子。

大哥大上有一个老屠的未接来电。

季小冬把电话拨过去,有气无力问:“老屠,啥事儿?”

“听说你要出国?”

“对。”季小冬说:“你要提\'践行\'俩字儿我跟你急!”

“哈哈。”电话那头老屠一笑:“不践行,等你回来哥哥给你接风!”

“少整这些有的没的,有事儿赶紧说事儿。”

“知道你现在是大忙人。”老屠心里明镜儿似的,早就开始跟季小冬“平辈论交”,说话办事都以哥哥自称:“哥哥把今年分账先给你,我可听说咱的钱到国外不经花。”

“好,那谢谢屠哥了。”

季小冬略一思量,没有推脱,爽快答应下来。

穷家富路,没有事情最好,如果有事情,需要准备一些钱应急。

两人约定了银行见面,取出钱来可以当场兑成外汇。

季小冬摸着下巴,心道,那个成绩回来,这养生书如果再印,直接印上“季小冬倾力推荐”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借什么虚无票面的高人子弟的名义了。

见完屠老板,兑好外汇,回到学校,发现常松年和颜颂正在她宿舍门口等她呢。

现在季小冬读高二,颜颂跟她一个学校,比她第一级,在高一。

常松年没有上高中。

初中毕业后,常松年去读了中专。

八十年代,百废待兴,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能识字的“人才”补充。

中专,考上就是干部,两年毕业后国家马上分配工作,是家庭贫困的农家孩子,出头最快捷的一条路。

但中专有三类,师专、医专,和农校。

常松年读了医。因为他牢牢记得,有人跟他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不能经世济民,那便悬壶济世。

在常松年决定去读中专的时候,颜颂还专门来找过季小冬,希望季小冬能劝劝他。

“常松年成绩那么好,他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去读中专,太可惜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季小冬当时把常松年的家庭情况捡能说的跟颜颂说了一下:“他有他的理由和不得已。”

颜颂走的时候眼泪涟涟。

这会儿这俩人站在一块儿。

季小冬左看看,又看看。

“看什么?”常松年没好气的说:“要出国不认识我们了?”

“哪能哪能。”我就是……季小冬心道,我就是闻到了一股春天八卦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