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生物酶钻井液的气味闻起来让人不太舒服,但也不臭,就是有些辣眼睛。
“没,是我太高兴了,”林枫连忙挥挥手,回答,“要是你外公还在,可能也像我一样高兴。”
乔御从记事起,就没见过林枫。唯一能找到的,也是乔潜龙的日记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语。
但是从林枫的种种行为看,两人的关系大约是真的可以托付妻女的生死之交。林老先生对楚西宁,也不会比对他更好了。
“我想也是。”乔御微笑回答。
林枫重新拿出了乔御的论文:“你西文学得不错,看格式,也没什么大问题。我回去后,会让信得过的学生再润色一二,他经常投稿,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若是不介意,可以让我来当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当然,是和你一起当这个通讯作者……”
一篇论文,有通讯作者、一作、二作、三作。
一作指的是第一作者,是整篇论文最关键的人,也是整个实验的主导人。
一般如果引用论文,也会标注一作的名字。
而通讯作者,则不一定参与了具体实验,可能只提供了思路和经费,但需要在整个发表流程中和期刊编辑沟通。
一篇论文,最多只能有两名通讯作者。而通讯作者则享有这篇论文的科研成果。
林枫说把自己的名字挂上通讯作者,当然不是为了抢占乔御的科研成果。
他是怕乔御资历太浅,投稿被期刊编辑部的人轻视,以至于在第一关就被编辑大意驳回,进不了论文审核的第二阶段。
除此外,加了林枫的名字还有一个隐形好处。
那就是林枫的名气可以让乔御朝影响因子稍微高一些的期刊投稿,达到那本杂志的水平下限……
乔御自然不会拒绝。
他毕恭毕敬回答:“好,那就麻烦您了。”
林枫满意了:“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你这篇论文,应该投到什么样的期刊上。”
林枫也是著作等身的一方巨佬,很快就为乔御选择了合适的国外期刊,名为《ANTISENSE NUCLEIC A》,翻译过来,叫做《生物材料与分子化学》。
《ANTISENSE NUCLEIC A》审稿时长约3个月,派博系数在0.6左右,影响因子则是在3到5之间徘徊,在生物技术及应用微生物学领域的学科排名在60名左右。
这本期刊祖上也曾经阔过,一度是单科排名前10,距离顶级刊物只差临门一脚的学术期刊。
派博系数和影响因子是什么不重要,总之,让一般的科研狗看到,可能会惊呼:做啥梦呢!
这也显示出林枫名声的重要了。如果不是林枫在,一篇并不复杂的应用生物型文章,是很难得到国外编辑的青眼的。
乔御对林枫的安排没有意见,态度十分尊敬:“我对此的确不太熟悉,还要多麻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