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以外,全都是欧美人。
这并非有色人种歧视,而是就整体的学者质量、话语权来讲,科研霸权依然掌控在欧美人的手上。
冷泉港是个好地方。分内港和外港。
内港是实验中心,有著名的沃森生命科学院,戒备森严;外港则有会议中心、学术大厅、交通港、冷泉港出版社、住宅生活区等等……
乔御入学第一天,在食堂打个菜的功夫,都能看见六位诺奖得主。
不愧是生物界的硅谷,看得他心潮澎湃。
要是都挖到自己实验室……这得多舒服。
实验室为他分配的助理名叫戴森,是一位美籍马来西亚华裔。听起来有些绕,其实就是祖上是华人,移民到马来西亚,最近一两代又来到米国生活的亚洲人。
这位华裔会一些简单的中文。
戴森:“您到冷泉港第一周,可以自由参观。主席说,外界很多人对这里都很好奇,应该满足你们的好奇心。”
“至于后面的日子,你可能就需要选择一个研究方向了,目前整个冷泉港共有11个研究所。”
“因为各个研究所好像都有些缺人。希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不要太见怪。”
一开始,对于戴森的话,乔御还不是很明白。
直到第二天——
上一届诺贝尔奖的得主,霍夫曼先生缓缓朝他走来。
乔御正在食堂嗦粉。
他是全实验室唯一一个华国人,为此,主席特地招来了两个华国厨师。虽然水平比不上米其林大厨,但好在会做的菜很多。早饭也不在话下。
霍尔曼在他身边坐下,然后咳嗽了一声:“乔御。你好。”
这种感觉难以形容。
就像是你的纸片人老婆有朝一日从书里走出来了那样惊喜。
乔御放下碗,受宠若惊地和他握了手:“您好,霍尔曼教授。我大学时候学的教科书请了您当特别顾问。”
霍尔曼表情茫然:“……还有这回事?”
他的助理弯腰,道:“有的,先生。2011年,您在燕京参加学术会议,清大的施文教授邀请的您。”
霍尔曼转过头:“好,那这证明我和你有缘。我听说你们东方人都特别讲究缘分……”
“呃,我该怎么说呢,这事我不是很擅长,你想拿诺尔贝奖吗?”
乔御:???
你们冷泉港都这么豪横吗?
第173章
饶是乔御见惯了大风大浪, 但是此时心跳也未免开始加速。
他的脸上保持了微笑:“霍尔曼教授,您的意思是……?”
霍尔曼用叉子卷起了意大利面:“我觉得我的实验室很好,只要实验最终成功, 很可能拿诺贝尔奖。”
当然, 在冷泉港研究中心的各个实验室, 单从课题来讲, 只要成功, 大概率都能拿诺贝尔奖。
有些课题因为太朝前, 实验室负责人都换了三代了,还没研究出来。换别的大学早就放弃了,也就这里还能乐此不疲, 试图开拓新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