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若是成,宋家功成名就,若是败,被嘲笑两句又如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宋祖德不过五十有一,何惧一博。
“回见!”宋老爷子撂下话,拎起水桶,继续朝着宋家的地里奔跑。
燃烧的斗志,让双腿更加轻盈有力。
“老二,这边浇过了,去那边浇......”
“老三,这两亩地,你负责,不要浇多,要适量。”
“老大,快一点,别默默蹭蹭的。”宋老爷子响亮的声音,响起在田地间。
............
田地的另一头,站着不少来观望的村里人,其中就有闻讯赶来的宋里正。
宋里正站在一侧,默默的摇头,祖德这是铁了心了......
“里正,要不过去劝劝吧?”村里人建议道。
宋里正不光是宋家村的里正,还是宋家的族长,他出面,宋祖德应该能听的进去。
“哎!”宋里正叹息一声,“冬小麦都种地里了,银子都花了,还咋劝。”
“这个时候,说啥都没用了......”
宋祖德说干就干,事前也没和任何人商量过。宋里正不禁怀疑,祖德是不是跟他生份了?
都是老胡家这事给闹的,两家来往都少了。
宋里正心绪复杂,也说不清,当初的选择是对是错。
“三叔公!”“三叔公来啦!”村里人喊着,连忙让开了一条路。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由人搀扶着,步履蹒跚的走了过来。
“小二啊!”苍老无力的声音自老者口中而出。
“三叔公!”宋里正恭敬的喊着,顺手扶在老者的另一侧。
转头吩咐道,“去把祖德叫过来。”
身旁人闻言,向宋家地里跑去。
片刻的功夫,宋老爷子步履匆匆的就赶了过来。
“三叔公!”宋老爷子同样恭敬。
被称为三叔公的老者,是宋家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也是宋家村,仅存的年纪最大的长辈。
如今年迈,身体不佳,已经很少在村里走动。
三叔公一只手,推开搀扶的人,拍上宋老爷子的肩膀,“祖德啊......”
宋老爷子身子前倾,一幅聆听教诲的样子。
“这事我听说了......”三叔公徐徐的开口。
宋老爷子抬头望了过去,神色复杂,宋家的地已经耕种,再劝无用。
何况,这关系到宋家的前程。
“三叔公,你......”宋老爷子欲言又止,三叔公是一位很慈善,很有智慧的老人,他年轻的时候,没少得三叔公提点。
顶嘴的话,一时之间,说不出口。
三叔公沧桑的眼睛里,带着了然的笑,“祖德,我没看错你,你心思活泛,敢想敢干,咱们宋家村,以后还得靠你!”
三叔公的手,重重的拍在宋老爷子的肩上,颇有一种托孤之意。
宋老爷子惊愕的抬头,心里一阵酸涩,三叔公竟然是支持他的?